张静姝的哭声,引起了邻居的注目。
邻居们都知晓,张静姝性格乖僻,她不愿意嫁人,家里又穷,村里人不敢招惹她。
如今,她哭了,哭得撕心裂肺,似乎受了天大的委屈。
大伯母就冲过来拉架。
众人议论纷纷。
隔壁有个妇人,也凑热闹,就骂了句晦气,说了几句风凉话,惹得张静姝又是一阵哭喊。
沈父和大伯也过来,劝说张静姝。
沈母也来了,陪着侄女,一同落泪。
张静姝伤透了心。
她不再理睬任何人,闭门不见。
沈知婷怕她憋出病,让人送了药材和衣裳过来,哄她吃饭、休息。
这期间,她一句话也不说,默默哭泣。
沈母也没法子,只得让大家都散了。
张静姝不吃不喝整整躺了半个月。
等她稍微清醒了点,就告诉沈母,想搬去李家住。
她要离开沈家,和李康华过活。
沈母舍不得。
但是张静姝坚持。
“你现在才十六岁,以后还有几十年。你不能一味依赖家庭。”沈母道。
“我知道。”张静姝道。
她知道自己的性格缺陷。
她是个娇惯的姑娘,除了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针织女红,其他都没兴趣。
所谓的才学,是因为她娘教她识字罢了。
娘不疼她,她也不想学习,只是敷衍而已。
“我知道,我的路走窄了。”张静姝道。
沈母叹了口气。
张静姝的决定,谁也拦不住。
沈父和大伯都赞同她的话:“女人总归要有自己的主见。你不要再哭鼻子,快些养好病,早点回来。你爹娘都在家盼着你呢。”
“嗯,我不会哭了。”张静姝道,“我不能辜负他们。”
沈知婷松了口气,笑着摸了摸张静姝的脸颊:“真乖。”
张静姝就破涕为笑。
“我要去找我娘。”张静姝又道。
沈知婷和大伯母都惊讶。
“你疯了,你去找你娘,你怎么跟李康华交代?”沈知婷道。
张静姝擦了擦眼角,道:“我去告诉李公子,我不想嫁给他。李公子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我不想耽误他。”
“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沈知婷厉色训斥,“你别犯糊涂。这种话传出去,你还要不要做人了?”
张静姝沉默。
“我们不是要你嫁人,只是让你去跟李家讲清楚。”大伯母道,“你要是不嫁给李公子,就会被人戳脊梁骨。
我看得出,李公子是真心疼爱你的。”
“他娶我,也是为了报恩。”张静姝低语。
“你别瞎说了。”沈知婷板着脸道,“你若是不想嫁,就留在家里,我们养你。”
“我不想拖累你们。”张静姝道,“你们家有四个孩子。三个都长歪了。你大嫂又是个不争气的。
如今,又添了一个小叔,以后你们更艰难了。我不能拖累你们。”
沈母也点头。
大伯母则道:“阿娴和知言都是好孩子,勤劳能干,又孝顺父母;唯一的幺妹,却被惯坏了。
至于你二姐姐,她,她不能生育......唉!”
张静娴是个不能生育的。
“不碍事,我们还有你。”沈母道,“我们养不起你,将来你可以嫁人,我们不会阻拦你嫁人。
你是我从小带到大的闺女。我希望你将来过得好。”
大伯母和沈知卿,也表示支持沈母。
“你们真的不介意?”张静姝迟疑问他们。
他们都点点头,认真说道:“你的婚姻是自己选择的。你要是觉得李公子好,那你就嫁吧。
我和你娘,也希望你幸福。我们都知道,你喜欢李公子。”
“谢谢大伯母和娘。”张静姝感激涕零,“你们都对我最好。我不孝,以后一定常回来瞧你们的。”
“傻丫头!”沈母轻轻捏了下她的手背,“我们是你亲人。”
说完,又忍不住红了眼圈。
张静姝心里,满足又酸涩。
沈家这么待她。
张静姝心里感动。
她不想再麻烦沈父和大伯,就托付沈知婷帮忙收拾东西,搬去了李康华租房子的宅子里住。
那是一座四进的宅院。
李康华是个读书人,虽然没钱修葺屋子,可是租个小点的宅子,并不困难。
张静姝就去住了两日,发现宅子很简陋,甚至没有仆佣伺候。
“我不能让你这么寒酸。”张静姝想。
她打听过了。
城南李康华的宅子,是他祖上留下来的老宅,据说有三百多年历史。
宅子很旧了。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