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王局长给朱有能打了个电话,说请他们父女俩吃饭。朱有能听了非常高兴,立刻告诉了朱菲儿,朱菲儿以为是王先锋想见自己,就没敢告诉华西,偷偷跟着父亲去赴宴了。
这几天,市里正在研究冬季采购用煤计划,一是支援猛虎军在古晋驻军,二是供政府采暖使用,三是政府无偿供应居民每人一吨优质煤的福利所需。要求必须是质量上乘的煤炭。朱氏集团中,出优质煤的是华西原来掌管的小海集团的煤矿。这个煤矿并入朱氏煤业,朱氏就有了供煤的资格。朱有能尽管也递交了申请,但一直没有任何消息。今天,王局长居然有宴请,他想,会不会是这件事情有了着落?
进入饭厅包厢,就见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正和王局长坐在一起,中年人的身边,是一个粗壮的年轻人,百无聊赖地玩着手机。而王局长身边,则是儿子王先锋,正在和一个姑娘贴得很近,一起看着手机。
朱菲儿的脸,唰地白了,这姑娘,和王先锋是什么关系?
见他们进来,王局长和中年人都站起来。王局长笑呵呵地给他们介绍,中年人是市里最大煤业集团的窦世明窦老板,他身边的粗壮年轻人,是窦世明的儿子窦元。和王先锋在一起看手机的姑娘,是刚刚和王先锋订婚的李英。
朱菲儿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她很奇怪自己,刚才到底是怎么了?看到一个姑娘和王先锋那么亲密的状态,自己就有强烈的反应。按说,王先锋无论是人才还是人品,都是令他讨厌的,王局长的家世,对她有什么吸引力,那么,刚才到底是怎么了?
其实,是她急于摆脱华西,想得到一个确定的依赖对象而导致的畸形心理。
现在,近距离看,不管是真实的还是假装的,王先锋一意沉浸在和李英的两人世界里,对朱菲儿视而不见,朱菲儿看着他那丑陋的脸,甚至有几分庆幸——他终于不再骚扰自己了。
朱有能说着祝福恭喜之类的好听话,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大红包,双手送给李英,王局长笑着说:“朱董事长是爸爸的老朋友,他的好意,你就收下吧。”李英说声谢谢,收下了红包。王先锋这才抬头看了看朱菲儿,淡淡地说:“菲儿,你也来了?”
朱菲儿很违心地说了几句祝福的话。倒是窦元,微笑着冲朱菲儿点点头,朱菲儿也还以微笑。
席间,王局长告诉朱有能,今年冬季政府采购煤炭,已经全部由窦氏煤业集团承包。当然,由于数量巨大,政府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窦家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今天这个宴会,就是王局长给朱有能和窦世明牵线搭桥的。
朱有能有点傻眼,争取政府采购的供煤资格,只要攻破王局长就行,可要成为窦家的合作伙伴,难上加难。首先,窦家是北晋煤炭市场的老大,资产接近百亿,朱氏煤业全部资产也上不了十个亿,而流动资金基本上是零。比朱氏煤业强大的煤炭集团,在北晋市不下二十家,分说合作,哪里能够轮得到朱家?其次,“保证质量”这个词,是个很好的挡箭牌,可以拒绝许多有意合作的企业。拿朱家来说,由于老爷子偏心,最好的煤矿,也就是原来朱大湖掌管的煤矿,虽然有杜小海的努力运作,有可能拿下供煤资格,凭的还是煤炭质量。可惜这个煤矿产煤量小,不可能满足供应,独立拿下供煤资格的可能性不大。朱家的主煤矿,一方面因为坑道延伸,和其他几家煤矿有了交叉,纠纷不少;另一方面,优质煤几乎采尽,剩下的,大多是碴煤,根本不能符合要求了,这也正是他千方百计拿回华西掌管的小海煤矿的原因。还有,即使能够争取到和窦氏煤业的合作,也得预交大笔保证金,支付就是一道难题。
王局长当然不可能把供煤资格交给朱氏煤业。儿子王先锋和朱菲儿之间的风波不是主因,关键是他和朱有能没有达到可以合作的程度,朱有能这个人实际能力和名字根本不相符。平时不给力,有事不得力。
但他又悚于华西的身份。做官做到他这个地步,保持平衡是立于不败之地的诀窍。所以,给朱家介绍业务,是他不得罪华西的手段。
朱有能没信心达成和窦家的合作,正犯愁间,就见窦元向朱菲儿频频举杯,还主动为她夹菜,两人坐的距离,比原来近了。他忽然感到,这是不是一个机会?扭头向王局长看去,王局长正饱含深意地看向他。原来,王局长所说的牵线搭桥,不仅仅是指在合作方面。他立刻向王局长投去感激的目光,倒满酒,开始举杯敬酒了。
窦元主动示好,朱菲儿岂能不积极响应?虽然窦元有张飞的相貌和李逵的气质,但一来,朱菲儿深知朱家目前的处境,她太想替父亲分忧解难了;二来,王先锋明显地在他面前和李英一个劲地秀恩爱,她岂能轻易输给他。于是,把饮料换成红酒,和窦元喝了好几杯。
这顿饭,几方都有收获。
对王局长来说,成功地切断了王先锋和朱菲儿的关系,又摆脱朱有能对自己的反复纠缠,把包袱甩给了窦世明,可以说是一箭双雕,成功极了。
对窦世明来说,和谁合作还不是合作,卖了王局长的面子,还拴住了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