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殿下英明。”寒朝姑拱手作揖。
“呵呵!”
沐宁公主嗤笑,“不知谢公子的医术到达何境界?”
寒朝姑淡淡一笑,“治疗风湿症、肺热感冒、头疼脑热,应当都不在话下。”
“谢公子谦虚了。”
沐宁公主说道,“你的医术难道比王御医还要厉害吗?”
“公主殿下说笑了,王御医乃皇帝贴身太医,是整个燕国医术最高明的人。”寒朝姑继续客套道,“在他面前,谢某人根本就算不得什么高手。”
“谢公子倒也坦诚,不像其他太医一般唯唯诺诺,阿谀奉承。”
沐宁公主微微颔首,“你的医术如何,本宫心里大致清楚。
寒朝姑心里暗自吃惊,表面不动声色。
不多时,两人来到一处幽静的庭院。
这里坐落着几座别致的木楼,每座木楼旁边都有一棵巨大的梧桐树,阳光从枝叶间洒落,斑驳陆离。
“敢问沐宁公主,这是要为谁看病?”
寒朝姑不解的问道。
“你进去便会知道了。”
沐宁公主指着一幢木楼说道,“那里面有位患者。”
“这……”
寒朝姑犹豫片刻,点头说道,“好吧。”
来到木楼里,一位年迈的老妇躺在床榻上,看见二人进来便坐起身子,一脸期盼地看着沐宁公主。
“娘娘,您感觉如何?”沐宁公主走上前扶住老夫人的胳膊。
“咳咳,老毛病又犯了。”
老妇人咳嗽几声,语调沙哑地说道。
“娘娘,沐宁给你请了太医院的大夫,待会儿你便让他给你看看。”
沐宁公主柔声安抚。
“唉,不管用,人老了,心力交瘁,我这是心病,吃药不好使的。”
老妇人倔强地推辞道。
“娘娘,您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呀。”
沐宁公主劝慰道,“不管是谁都逃不掉老毛病,与其拖延时日,不如积极配合太医治疗,或许还有希望呢。”
老妇人闻言,陷入纠结之中。
良久,她才缓慢地吐出两个字:“谢谢……”
这位老妇人不是别人,正是燕晋王的贵妃—郑妃娘娘。
想当年郑妃也是皇帝最爱的四大贵妃之子,然而皇宫里的一系列变故让这位娘娘日益憔悴,明明才30多岁的年龄,却俨然花甲老妇人。
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郑妃的儿子福康说起。
沐宁乃刘皇后的女儿,年龄和福康差不多大,所以两人可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郑妃很喜欢沐宁,从小待她如自己的孩子一般,沐宁也感受到了郑妃的关爱。
福康在骑马时受到惊吓从而落入湖泊中,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精神变得不太正常,太医各种药都试遍了却仍然治不好他,渐渐地,皇帝也对这个儿子失去了信心。
福康精神不正常期间,郑妃没日没夜地照顾他,有时候沐宁也会过来帮忙。
郑妃此后只关心自己的孩子,不再和任何人接触,哪怕是皇帝。
燕晋王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也无可奈何,但他尊重郑妃的选择。
二月的一天,沐宁公主偶尔经过池塘,看到福康独自站在水里发呆。
沐宁公主好奇,悄悄地溜了过去。
她发现福康居然在自残,他拿着匕首刺向自己胸膛,鲜血流淌出来。
沐宁公主顿时慌了,急忙跑去通知郑妃。
郑妃匆匆赶过来,抱着福康痛哭,“康儿,你这是干什么啊!”
福康双眸空洞无神,目光迷茫地望着郑妃,喃喃道,“母妃,我的病好痛苦,我活不下去了,我死了,你就不用担心我了。”
“傻孩子!”
郑妃搂着福康,泪水肆意横飞,悲痛万分地说道,“不管怎样,你也要活下去,你不能让母妃一个人在这世上!”
突然,福康挣脱开郑妃的怀抱,举刀往自己喉咙抹去。
“康儿!”
郑妃惊呼出声,连忙阻止,但已经晚了。
福康脖颈处溢出鲜红的液体,染红了郑妃的衣裳,郑妃怔怔地愣住了,半晌后方才反应过来。
“啊!”
郑妃疯狂嘶吼,歇斯底里的悲痛声响彻云霄。
“康儿!”
郑妃抱紧福康,嚎啕大哭。
沐宁公主也被震慑到了,她没料到福康竟然做出了如此不理智的举动。
“康儿!”
郑妃撕扯着嗓子,悲愤欲绝地喊道,“你若死了,叫母妃如何活下去啊!”
话音刚落,郑妃便昏了过去。
待郑妃醒过来,却听到自己的儿子因流血过多已经去世时,神情恍惚,仿佛灵魂出窍一般,整个人浑浑噩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