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城。
燕晋王此时正在乾清宫内批阅奏章,轻抿一口茶,看着满桌的奏章,不禁叹了一声。
如今燕国的外围局势不容乐观呀,边城即将告急,周围他国又是虎视眈眈,朝廷上可用人才甚少,如此下去,燕国的气数恐难支撑太久。
不仅如此,晋王的身体不知何故,较从前显得力不从心,胃口也不好,这也皇帝日渐疲惫,已经半个月未上朝,种种迹象表明,燕国的发展确实受到了阻碍。
“启禀皇上。”
丞相江粥轻声细语来到燕晋王面前。
燕晋王顿了顿神,缓缓转头,看向一旁的江丞相。
“江丞相有何事呀?”
燕晋王用淡淡的语气问道。
“启禀皇上,民间议论纷纷,说见到了寒文忠的女儿寒朝姑。”
江粥斗胆回答道。
“唉,今年真是燕国不太平的时候。”
燕晋王感叹,“江丞相,而今燕国被几方帝国虎视眈眈盯着,随时有可能攻进朕的江山,本来就是一件闹心事,现在又听说已死之人寒朝姑复活了,朕真是彻夜难眠啊!”
燕晋王将奏章扔至一旁,挥挥手,让宫女们都退下,然后看着江粥说道:“江大人,你说朕应该怎么办?”
江粥沉思片刻,随后回答道:“回陛下,燕国周围的敌人虽然不能马上消灭,但边境一带必须加强守卫,这是巩固民心最重要的时候,其次,寒朝姑一事不能再发酵了,不管是真是假,那寒文忠通敌叛国是证据确凿,铁证如山,陛下不能因此而松懈,要下官说,斩草还得除根呀。”
丞相江粥的意思很明显,燕国边城需要派人去守卫,而且是长期驻扎,而寒朝姑,她必须立刻死!
“如今朝廷可用之人少呀,派谁去合适呢?”
燕晋王再次感叹道。
江粥低着头,停顿片刻后说道:“既然是杀敌卫国,还得是士兵,早年的燕岁左将军也好,寒文忠也好,都是士兵出身,依下官所见,燕褚询世子虽然不是士兵出身,但也是燕岁左将军的血脉,如今朝廷用人之际,燕世子也应当为国效力才是。”
燕晋王偏头看向江粥,随后又望着窗外,说道:“可询儿并非练武之才,派他去不是送死吗?”
“陛下有所不知。”
江粥继续说道,“燕世子这么多年来从未犯过错,更是深受百姓的喜欢,如果让他带兵,更能巩固人心,再则燕世子也应该继承燕岁左的衣钵,带兵杀敌才是。”
燕晋王听闻江粥的话后,陷入阵阵沉思,他想起当年燕岁左在世时的丰功伟绩,然而燕褚询却没有他父亲半点能耐。
武烈夫人也是看在燕岁左的份上,燕晋王才册封的,然而叶淑秋从未正眼看过陛下,到底还是错付了陛下的心意。
想到这里,燕晋王毅然决定派燕褚询带兵南征,守护边疆。
“那寒朝姑现在在何处?”
忽然,燕晋王向江粥问道。
“回陛下,听闻寒朝姑出现在大都城,引起了一番骚动,而后想必燕褚询见到了她。”
江粥将大都城发生的所有事统统告诉了燕晋王。
“哼~好一个燕褚询,当年和武烈夫人一起兴师问罪,说已经确实处死了寒朝姑,朕这才信了他们,没想到他们竟然欺骗朕。”
燕晋王听闻江粥的话深感愤怒。
“陛下息怒,下官听说寒朝姑确实应该死了,而现在的寒朝姑不像是以前的寒朝姑。”
江粥低着头说道。
“此话何意?"
燕晋王微眯着眸子。
“听闻此寒朝姑武功绝顶,内力深厚,不惧刀枪,不惧毒药呀!”
江粥一气呵成,如此评价寒朝姑。
燕晋王踱步走到书桌,一屁股坐下去,眼神直直地盯着前方,脑海里陷入沉思,曾几何时,“妖女”便是寒朝姑最初的诽谤,燕晋王乃燕国君主,本不信神鬼之说,而今江粥的话再次让燕晋王产生了动摇。
也许,她真的是一个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