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科幻 > 韩非相秦 > 第13章 韩王安的境遇

城门的闹剧只是韩国的实权派给韩非的一个警告,他们还是有些忌惮韩非皇室成员的身份,纵然韩国王室已经势弱,但在百姓的眼中依旧是高高在下,不容侵犯的人。

虽然这些贵族从来都没有正眼看过普通的百姓,可他们知道一旦失去了百姓的依附,他们就如同拔出牙齿的老虎一般,只能任由王室将他们打杀。

他们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掌握民间和朝堂的话语权的同时,时不时地表现出一副忠君爱国情操是作为千年的世家或者贵族应该去做的秀,当然他们知道这是无用的,更多的是对百姓经济和精神的控制。

城门的闹剧来的快,也去的快。无论是否参与其中,所有的人都在尽力的表演,但再精彩的表演也有结束的时候。韩平在完成了他的表演后,借口天色已晚将韩非安排在一家离皇宫不是很远的客栈住下。

当然韩平还是就安排韩非做客栈进行了解释,无非就宫门已经关闭,无法进入皇宫向韩王请示,只能暂时委屈韩非在客栈中休息一晚,明日早朝他必然会向韩王说明请示,允许韩非进入皇宫。

虽说韩非知道韩平只是在敷衍他,以韩国国相的身份和地位,还是能在宫门落锁之后进入皇宫见到韩王安。但韩平的借口确实无懈可击,韩非总不能逼着韩平他去闯宫吧,毕竟就算他是实权人物,那也是要顾忌事件的影响。

送走韩平,韩非洗去身上蛋清和菜叶后,早早就上床睡觉。等韩非真正躺在床上时却翻来覆去睡不着,心中一直在猜测是谁将他此行的目的泄露出去的。

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三个半人知道,之所以说三个半人,因为韩非在和嬴政密谈的时候赵高一直在门外侍候着,韩非不确定赵高有没有听到。即便赵高听到,以他现在的权势还接触不到像国相韩平一类的人物。

不是说赵高的官职不够,其实作为中车府令的他,在官职上来看是可以接触到韩平之流,但他的内侍的身份,在世家贵族看来就是嬴政身边的一条狗,自持血脉高贵的韩平之流也绝不会去结交赵高这样的人。

那么唯一值得怀疑的人就是李斯了。让韩非想不通的是,李斯志在成为秦国的国相,并且在大牢中韩非已经明确表示支持李斯成为秦国国相,隐隐表示站在了李斯的一边,他这样做简直就是损人不利己,以李斯的心性是不会做这样的事。

至于最后一个人嬴政,那就更不可能了。此行成功与否都与他们没有任何直接利益关系,成则他嬴政能为秦国开疆拓土,不成则一众大臣弹劾的只有韩非一人,即便受到牵连嬴政完全可以拉韩非出来当替死鬼。

事情往往越纠结,人就越想不通,所以最后韩非在一阵阵地懊恼声后,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原本以为第二天一大早,便会被韩王安召见,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天,韩非就像被韩国朝堂和韩王安遗忘一般,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或者内侍来找韩非,韩非每天除了在阳翟城中无聊的闲逛,就是回到客栈蒙头呼呼大睡。

三天,五天,半月......

半个月过去,韩非已经开始为逃亡在做准备了。原本计划靠这次的功劳成为在秦国朝堂立足的根本,如今在韩国逗留半月连韩王安的面都没见上,使得他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

从整个的事态发展来看,此行如果不成功的话,即便回到秦国,等待韩非的恐怕不只是弹劾。甚至会再次陷入牢狱之灾,所以他又想起了逃亡的打算。

逃亡唯一的障碍就是随行的两个侍卫,在韩国半个月的蹉跎也让两人不再时刻跟随在韩非的身边,甚至有些时候韩非还能一个人去会见一些旧时的好友。这让韩非看到了逃亡的希望。

韩非认为现在的时机还不是很成熟,还需要在韩国再逗留些时日,就如同熬鹰一般将两个侍卫最后的一点防范之心耗干,他便可溜之大吉了,于是韩非便早早地上床休息,头下枕着这些天暗中收集的干粮。

砰!砰!砰.......

半夜子时,韩非的房门被人轻轻地敲响,要不是韩非半夜让尿憋醒根本就听不见。解决了小便,韩非走到门口问道:

“谁啊?”

门外的人没有说话,透过门缝将一块写满字的布帛丢进房间,然后转身离去,等韩非回过神来打开门,哪里还有人影。

回到房间,关上门,韩非捡起地上布帛一看,上面写满了如同后世的隶书一般的繁体字,幸好前世的韩非学习过书法,并且主攻隶书,因此布帛上的字还是能看明白其中的意思,至于极个别不认识的也不影响信的内容。

信了也没有写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只是说明天韩王安将在颍水河畔的禹县周边游猎,让韩非明日午时务必赶到禹县神王酒肆,有贵人与他相见。

看完信中的内容,韩非有些不明所以,他不知道谁会以这种不可告人的方式通知他赶到禹县与人见面,但韩非还是决定明天赶往禹县看着究竟。

翌日,韩非难得起的大早,在床上伸了一个懒腰,便起床洗嗽。虽说如今没有后世的牙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