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去长安,是为了入仕当官,在唐朝,要想当大官,就得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的考试,和宋朝不一样,苏轼因为糊名的原因,被欧阳修错认成了自己的学生曾巩,这在唐朝根本不会发生,因为唐朝根本不糊名。
因此在唐朝,考科举还真不是你有才华就能够考上的,若想提高成功率,要么你有亲戚在朝廷当大官,要么就得你自己混出名来。
王维在长安的时候,结识了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范,岐王非常赏识王维,经常带着他出入各家王府。
据说当时的王维想应举,但苦于无人推荐,于是他就请求岐王相助。
岐王得知后,让他准备了十首诗,准备了一首琵琶曲,并安排他在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宴席上,扮成了琵琶师,演奏了一曲《郁轮袍》。
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①
玉真公主被王维所吸引,特意去询问他是何人,之后又看了他的诗,惊讶于他的才华,之后便力荐王维,他也就此高中,一举登第。
王维的这个故事,出自《集异记》,看这名字就知道不太真实。
不过王维确实有才华长得帅还会弹琵琶,和岐王交好,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
长河落日:唐朝考科举居然不糊名字!
天欲雪:确实是不糊名的,虽然武则天颁布了糊名的制度,但是直到宋朝的时候才开始用。
石上流:要是糊名了,那些达官显贵家的孩子八成是考不上的,他们肯定是第一个阻止的。
玉生烟:参考一下李商隐,他就考了好几次没考过,最后还是令狐绹给他帮忙,他才考上的。
唐-李商隐:……
李商隐一想到自己找关系考上科举的事情流传后世,颇有些不好意思。
但当初,他也是没办法,周围人都考上了,就他一个人干着急,那时候他和令狐绹关系也很好,于是就找了他帮忙。
经过他的相助,他果然考上了,现在想想还是挺心酸的。
不过对于令狐家的知遇之恩,他一直心存感激,如今这情况,他不求重修旧好,只希望各自安好。
长安故里:这不糊名也太不公平了,全凭考官的喜好,主考官要是不喜欢你,直接把你给刷掉了。
溪亭日暮:糊名制居然是武则天提出来的!
天欲雪:但只是颁布了,没有实施,不过确实是很有远见,如今都在用。
长风万里:所以关于王维的这个故事,居然是假的吗?
石上流:大概是真假参半的,不过他才华横溢是没跑了,会写诗作画,弹琵琶,还风姿郁美!
长河落日:真想知道,他到底长什么样,课本上的人物画像那是真丑。
玉生烟:我觉得大概是陌上人如玉的那种,
王缙盯着王维看了看:“哥,后世的人很关注你的长相,不如你给自己画一副画像。”
“……”王维不想理会旁边这位。
王缙继续道:“我觉得他们说得对,兄长,你确实是风姿郁美。”
“看天幕,少说话。”
王维轻叹一口气,他怎么觉得最近他这位弟弟越发不正常了。
【考中进士之后,王维担任了太乐丞,负责音乐、舞蹈等教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之用。
然而仅仅干了几个月,他就因属下的伶人舞黄狮子而被贬为了济州司仓参军,大概是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吏。
古代对颜色的使用十分讲究,黄狮子舞是专给皇帝表演的,故伶人私自作舞为不敬,王维也因此受到了牵连。
他在诗中写道:“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州阴”②,随后满腔悲愤地离开了长安。
在去往济州的路上,他被一路上的风景所吸引,从中得到了些许慰藉。
他途径“画楼朱阁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③的洛阳。
接着“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④,抵达了郑州。
之后又经过了“河曲闾阎隘,川中烟火繁⑤”的荥阳。
一路上,他看到了秀丽的风光,满腔的愤懑也逐渐平息了下来。】
天欲雪:弄个狮子舞还那么多讲究,咱们要是搁古代,那肯定天天都在犯禁。
长安故里:我前几天还看见了舞黄狮子的,一黄一红,怪热闹的。
唐-王缙:你们居然可以舞黄狮子?
天欲雪:你想舞什么颜色的都可以,想怎么舞就怎么舞,我之前还见过小孩舞小狮子的。
昆山玉碎:古代是除了皇帝都不能用黄色的吗?
秦-扶苏:没有。
石上流:某些朝代是的,比如明清时期,你要穿个明黄色的就会被认为是造反。
长风万里:我觉得秦始皇的龙袍是最好看的,电视剧里的都是穿黑色的,看着就很大气。
灯火阑珊:汉武帝时候也是黑色的,我小时候看过那个《汉武大帝》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