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老帅的脚步永远是那么急促,皇帝在御书房内便听到了老帅来的声音,吩咐下去,
“请老帅直接进来,不需通报。”
外面的太监应‘是’,
门口的两名小太监在太监首领的示意下直接将御书房的门给打开,太监首领迎了上去满脸的笑容,
“老帅,皇上请您直接进去,无需通报。”
御书房的门在老帅的身后缓缓合上,
“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尽管皇上早有言,老帅可以见君不跪,可是老帅没有哪一次失了礼。
皇帝未及老帅行完了礼,赶紧叫起,可是老帅依旧将礼行完,才站了起来。
“来人,给老帅看坐。”
这可不是给个绣墩,皇帝所指的可是一边摆着的椅子。
“谢皇上。”
老帅再次谢过皇上之后,才坐了下去,可也只坐了一半。
皇帝边说边走下龙椅,来到老帅面前,将之扶着坐好。
“老帅,江南的粮草要运到边关尚需时日,这要如何是好?”
“皇上,可以先从北方调拨,南方的粮草加紧运送为要。”
“便按老帅所说来办,还要督促户部抓紧办理才行。军马未动,粮草先行。”
“皇上,今日老臣还给您带来一桩高兴的事儿。”
“老帅说来听听。”
“近几日,北方各地招兵陆续传来喜讯,已经提前招满了兵员,现在正抓紧训练,预备万岁一声令下便奔赴边关。”
“好。老帅,你看可不可以这样,现在便将这些军士集合在一处训练。这样可以提前让他们自此适应,避免了在边关集合后自此再互相熟悉的过程。”
“万岁此主意甚是不错,只是要寻个好的将领过去。这人要有一定的地位,能够压得住场子。不然,都是血气方刚的汉子,难免会出些乱子。”
皇帝皱眉,他将朝中的将领从头数了一遍,也没有合适的。
“这人,之后不必非得带兵上边关,只要负责将军士训练好即可。”
老帅追回了一句。
“老帅,您看皇叔如何?”
“皇叔?端敬王?”
“对,就是朕的小皇叔。”
“请皇帝裁决。”
老帅单腿跪地,这事儿可不是他能伸嘴的。
皇家王爷掌了兵,又正值新皇登基,尤为显眼,更尤为皇帝忌惮。
端敬王爷自从先皇登基之后,便再也没有出过手了。也极少出府,一直在王府内伴着王妃悠然度日。
“让朕想想,老帅退下吧。”
“是,皇上。”
老帅退了出去,御书房内皇帝挥挥手,只剩下了皇帝一人。
“摆驾寿安宫。”
皇帝要去看自己的老娘了,也是先皇的皇后。
尚老帅从宫中出来也没有能够回府,而是被兵部、户部的官员给截住了。他们在一处商量了许久,老帅才算得以回府。
“杨大人,可是前线又有新的战报?”
“没有,我是被梁大人拉过来的。”
“老帅、杨大人,由江南征集的粮草已经出发在路上了,正在从江南各地运往边关。只是江南的兵士到了北方恐怕会不适应,再加上现在北方尢为寒冷,恐怕会耽误期限。”
“梁大人提醒得对,只是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没有太好的办法,要么给军士们发棉衣,要么换北方的军士押送粮草。”
“换北方的军士,”
老帅皱眉,
“这不太可能了,北方的军士除了正常作战,还有训练的新兵,再无兵可派。而且北方刚刚征集了新兵,即便是民夫也是不好凑齐。历来北方人口,便不如南方稠密。”
杨大人听了有了主意,
“老帅,你看这样可以不,”
“大人请说。”
“调一部分南方兵士去北方,这部分军士便不回南方了,直接加入北方的运送队伍中。”
“如果有家口,可以随军一道前往,北方的官府负责帮着安下家来。”
“杨大人,这事儿可以以后再说。现在南方人过去,会非常不适应。”
“也对,咱们可以以后再讨论。”
“明日早朝,便由二人大人奏报于皇帝吧。”
杨、梁二人也知老帅不是天天上朝,便即应了下来。
清晨,京城外三十万大军集结待命,盔明甲亮气势如虹。
罗祁立在队伍的最前方,城门洞开一乘明黄轿辇从中走出。
一排太监、宫女停下,轿辇中走下身穿明黄龙袍的新皇,携皇后娘娘一起走到最前面。
“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罗祁下马,拜见皇帝,身后的将官、军士也是齐齐下马三呼万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