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玄幻 > 我的神官生涯 > 110、不想做鸵鸟 一更求推收

三万水泥分厂,六月初就开始正式投产,设备就是二十辆犀牛运输车拉来的。

在路上有人想分一杯羹的,可亮出谢少华的名头来,他们就赶紧挥手放行。甚至有不少正印官还专程等着运输队,请客吃饭不说还派发红包。

“跟谢府尹说一声,什么时候要贯通滨阳到嘉颖的高速公路,就往咱们这里靠一靠,这大恩大德我记一辈子!”

形势比人强,嘉颖县已经批准升为郡辖嘉颖府。因为五月它的财政收入达到了一万四千贯,这已经比一个没改制的下府的总收入还多。

就在众人惊诧时,苍麓山又传来的消息,几个工坊年内还要扩大。谁都不知道嘉颖回到哪一步,但是以谢少华的秉性修高速路联通是必然的,只要和他搞好关系,让路从门口经过,那就是天上掉下来的政绩!

没工夫跟官僚们打交道,谢少华手里就抓着兵、吏、户三房,别的都是尹丞或者房长管理。

计划安排下去你就必须执行,完成不了就等着处罚吧!又陆续开革了十多个官佐后,滨阳府已经没有人敢唱反调。

“苍麓山派来的技师已经到了,你们工房也勘测了滨阳江、南汀江的河道,就按照原计划把其他的支流全部给引到南汀江里面。”

在畜力为主的时代,运河就是最快捷、低廉的运输途径。而南汀江的源头就在略阳郡,它旁边就是苍麓山。

重建滨阳府需要大量的设备,目前只能从苍麓山运来,但修高速路目前是不可能的,因为苍麓山到滨阳府有一千多里地,那个投资在目前看来就是浪费。

工房的房长于志真并没有迟疑,他在太学专业就是地理。结果毕业后居然分到驿站送信的。这次被谢府尹提成从七品官,他是卯足了劲的要表现一番。

“府尹,这绝对没有问题,南汀江本来水流量大,而且江面宽广,如果把滨阳江这些水系汇拢,那么水深最少两丈以上,江面最窄也能到十五丈,做运河是绰绰有余。不过这样一来,抗洪就是个大问题,我们还在想对策。”

谢少华只是淡淡的一笑。

“滨阳府一个是海水倒灌,一个就是江河泛滥,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咱们什么都干不成,洪水可以考虑泄洪渠等手段,利用旧有的河道改造一下就行,枯水季节它还能抗旱。志真,你忽略了海堤的建设,把滨阳江并入南汀江,海水就会从原来的河道淹进来,我可不想滨阳府的田全成了盐碱地。”

滨阳江和南汀江是平行的两条江,滨阳城正好被夹在中间,由于它们有各自的出海口,所以海水在涨潮时就会倒灌进来,不但把周围的良田盐碱化,还不停的冲刷着河岸两边,如果不修海堤,只怕再过十年,咸潮就会到达滨阳城的城墙下。

于志真的脸一下红了,光顾着看河流,却忘了还有海水的事。要是真的让海水灌进来,那可就成了滨阳的千古罪人。

谢少华看他尴尬的样子,只是随和的笑笑。

“把水治理好,滨阳府就活了一半。而有了运河,船只就能挺进到最内陆的沙州去。哪儿有的是灵液、金属资源,只要规划好华夏还会穷么?你不要把眼睛只盯在滨阳,要放眼整个南方。”

与别的地方不同,滨阳府到处都是荒田,所以就少了补偿款的支出,这也是谢少华放开手脚大修河道的原因。

而周围的农民听说府尹大人在买地,不少人又以极低的价格把田卖出去,然后举家迁到别的地方。

滨阳的人口减少,已经让谢少华愁眉苦脸,要不是涉及到河道改造,那会才出此下策。

谁知道焦头烂额时,苍麓山的那些掌柜却跳出来。只是碍着谢少华只准买一百亩的禁令,估计他们会把地全部买掉。甚至连韩雯也自作主张的买了一百亩,也不知道她要去种什么。

“府尹,我这就去调整计划,最迟明天就给你一个答复,港口我下午就派人去勘察,能不能让时房长派些兵?”

修了运河,当然就要用到港口,只是它荒废了很久,已经有不少水怪在那里安家了。

“我会让时房长进行清剿,并保护你们的安全。志真,河道弯度不要太大,我看你的图上有几个死弯,把它们改平一点。”

谢少华指着面前的地图说道。

毕竟是太学毕业出来的,绘地图已经用经纬线、等高线了,这在华夏还是头一次看见。

“还有个任务要交给你,多拉些理工方面的人,现在滨阳急需这些人才啊!”

只是心中的期盼,很快就被泼了盆凉水。

于志真颓丧的说道。

“府尹,太学现在是文、史、律的天下,像我这样的只能做驿站邮传,孟元山是学农业的,就在农村送信。还有现在工科搞勘测的那几位可是学水利的,结果是去守水闸,这简直是浪费啊!”

也不是说文学不好,但写文章只能讽刺落后,却永远无法改变落后。

“尽可能去找,找一个我要一个。”

符器专家中混着秘密部门的探子,这一点谢少华是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