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大明政客 > 第四百零一章 张溥的建议

“下官也估计,朝廷里面,有些大人,恐怕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好处,就说地方上的卫所军队,好多已经成为个人的武装力量了,与地方民团没有多大的区别,朝廷要调遣,需要拿出来更多的银子,甚至是根本就调不动。()?()”

“这类的情况,有愈演愈烈之势,长此下去,朝廷将无兵可调遣了。()?()”

苏天成坐不住了,他想不到,张溥居然能够产生这样的想法,这其实是他思考了很久的问题了,朝廷名义上养着接近两百万的军士,实际能够拿出有了这二十万的精兵,其余的军队就不需要了,若是国力许可,军队多一些也不是坏事情,至少对外扩张的时候,能够有军士随时调遣。

军队的配置,不是轻易就可以说清楚明白的,这是慢慢探索的过程。

张溥有了这样的认识,说明是经过了仔细思考的,对军队的配置有了自身的认识。

这些观点,虽然是进步的,但目前是不能够说出来的,否则就可能伤及到自身。

“张大人,你的这些认识,很有道理啊,朝廷无力供养那么多的军队,军户制度和军屯制度,最大限度的影响到了军士的斗志,如今朝廷内忧外患,正是需要军队出力的时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屯军的战斗力,是在不敢恭维,每日里想到的都是种田,想到的都是吃饱饭,怎么可能有战斗力。”

“再说卫所的军官,没有考虑到大局,看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想到的都是相互攀比,时间长了,自然是贪墨银两,盘剥军士。”

“军官贪墨,军士鱼肉百姓,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有战斗力,老百姓怎么可能拥护,他们又怎么可能保护百姓,保护家园。”

“不少的卫所,军官都是配置身边的亲兵,对于普通军士,不闻不问,这样的发展趋势,已经是将军队看做保护个人利益的工具了。”

“朝廷的政策,确实需要改变,但不是现在。”

“牵一发动全身,值此危难之际,朝廷最需要的是稳定,流寇作乱,已经令朝廷不堪重负,我以为,最好的时机,还是在剿灭流寇之后,朝廷想办法,对军户制度和军屯制度,做出来改革,其实这种改变

,已经慢慢的出现了,江宁营就是例子啊。()?()”

苏天成说出来这些话,张溥没有感觉到吃惊,在他的内心里面,早已经将苏天成当做了圣人对待的,普通人怎么可能做出,大明朝的未出去的,只是有着这样的想法,想着给大人禀报一下的。()?()”

“张大人,不必如此的自谦,我早就说过,你还是要拿出来原来的气魄来,你今日的分析,很是有道理的,这样的分析问题,日后还是要坚持的。?()_[(.)]?▏?&?&??()?()”

听见苏天成这样说,张溥下定了决心。

“大人,下官曾经蛊惑军士,在京城的时候,也得到了一些大人的庇护,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想着提醒大人,朝廷里面,还是有大人对江宁营的看法不好的,认为这是动摇了祖宗的制度,认为江宁营将士的待遇太高,只不过因为江宁营立下了诸多的功勋,他们才说不出其他的话语来,若是稍微有什么纰漏,江宁营恐怕会遭遇到攻击的。()?()”

“谢谢你说这些,江宁营的模式,与卫所确实有不同,这肯定是会触及到某些人的利益的,他们站出起来,江宁营的兴旺,你也有不小的责任,建设好了河南府,府衙的银子多了,自然能够帮助江宁营。”

张溥离开之后,苏天成在三堂呆了很长的时间。

张溥说的情况,是真实情况,可能现实情况还要糟糕,弘农卫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个引子,大明朝的军户制度和军屯制度,不进行彻底的改革,还会有很多的事情冒出来的,但现在确实不能够动,特别是牵涉到边兵,绝大部分都是自己养活自己,军士已经有了固定的认识,骤然改革,必然引发波动。

抵抗后金的侵袭,主要还是边兵的作用。

江宁营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