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大明政客 > 第六百零九章 最快的圣旨

/p>

朱由检正在仔细看着苏天成写出来的奏折,上面是对大半年时间以来的所有战事的详细描述,包括对有功之臣的奖赏建议。

朱由检看的很是认真。

养心殿里面的人还是不少的,除开内阁大臣、六部尚书、左右都御使,包括户部、兵部、礼部左右侍郎,其次就是秦良玉、马祥麟和江宁营卫指挥使以上的军官了。

养心殿里面很是安静,朱由检脸上的神情很是恬静,看得出来心情很好。

奏折里面,对朱慈烺的表现,做出来了重点的描述,包括朱慈烺坚决不离开夔州府城,亲自去视察将士的准备情况,激战之际,亲自到城墙上面鼓励士气,要求锦衣卫参与到守卫夔州府城的战斗之中等等,对江宁营将士、白杆兵军士的功劳,也做了很多的描述。

这样的奏折,是朱由检最愿意看见的,从里面他看到了朱慈烺慢慢的成长。

其实朱由检已经下定了决心,苏天成到辽东去对抗后金鞑子,太子朱慈烺依旧跟随,这样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几年时间下来,朱慈烺学到的东西,比在皇宫里面多很多。这对于朱慈烺的成长太重要了。

朱由检终于看完了奏折。

“苏爱卿,朕看了奏折,感慨万千啊,奏折里面,说到了所有人的功劳,唯独没有说到你的功劳啊,朕是明白的,你的功劳是最大的,这奖赏的诸多有功之臣,朕也仔细看了,唯独没有说到你,若是我大明的文武大臣,都有你这样的胸怀,朕不知道多高兴啊。”

没有人说话。

苏天成感觉有些不自然了,不过他也不好开口说什么,事情是摆着的,功劳最大的自然是他了,就算是朱慈烺,也不会站出来争功的。

“朕准了你的奏折。”

“苏天成接旨。”

“敕封苏天成太子太保,出任蓟辽督师,挂兵部尚书衔,兼任左都御史,代朕总理蓟辽所有事宜,有着临机专断职权,可先斩后奏。”

“洪承畴接旨。”

“敕封洪承畴太子少保,任挂兵部尚书衔,兼任江宁营都指挥使。”

“秦良玉接旨。”

“秦良玉挂兵部尚书衔,出任四川都指挥使,总督四川、河南、山西军务,负责剿灭剩余的流寇。”

“孙传庭接旨。”

“孙传庭任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兼任江宁营都指

挥同知。”

“熊子健接旨。”

“熊子健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

兼任江宁营都指挥同知”

“渠清泽接旨。”

“渠清泽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兼任江宁营都指挥同知。”

“刘实亮、罗昌、刘铁汉接旨。”

“刘实亮、罗昌、刘铁汉任都察院左佥都御使()?(),

兼任江宁营都指挥佥事。”

“马华彪、秦睿、狄怀祥、贺人龙接旨。”

“马华彪、秦睿、狄怀祥、贺人龙任都察院左佥都御使▋()▋?▋+?+?▋()?(),

兼任卫指挥使。”

“王大治接旨。”

“王大治出任江宁营亲兵营卫指挥使。”

“马祥麟接旨。”

“马祥麟出任江宁营前锋营卫指挥使。”

。。。。。。

圣旨直接下来了。

毕懋康出任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孙元坤任出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兼任江宁营都指挥佥事,只是两人没有到京城,所以圣旨没有当场宣读。

江宁营不仅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也引发了地方的注意。

按照大明的规矩,文官挂帅征战,武官一般都是执行命令,文官的地位远高于武官,这是规矩,如今的江宁营,所有的卫指挥使,都是文官了,也就是说,他们的身份完全不同了,以文官的身份征战,他日离开江宁营,可以直接进入朝廷为官,也可以到地方上为官了。

这是轰动大明朝的圣旨。

年轻的苏天成横空出世,成为了太子太保,蓟辽督师,总理蓟辽所有事宜,可临机专断,这就意味着,苏天成可以避开内阁,代表皇上直接行使权力了,至于说苏天成一手创建的江宁营,已经不同于任何的大明军队了,成为了一支文臣武将兼备的军队了。

秦良玉出任兵部尚书,总督四川、河南、山西军务,更是引发了巨大的轰动,要知道,秦良玉是女人,而且是土司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