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去看看情况了。
苏天成也没有忘记,重点说到了民生方面的问题,辽东各地荒芜的情况,令人揪心,这样的情况,必须要改变,其实这里的土地还是肥沃的,但因为多年的战事,无人敢于耕种,这种情况令人痛心,可要改变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徐尔一有着同样的感受,认为不能够解决民生的问题,辽东难以稳固下起,必须要让辽东富裕起来了,有了足够的底气,才能够最终考虑剿灭后金政权的事宜,当然,要让辽东一带的老百姓安心种地,平静生活,大凌河城的问题必须要解决,这样关宁锦防线才算是完备了,后金轻易不敢觊觎这里。听了苏天成的话语,徐尔一很是激动,拍着胸脯说了,一切的事情,他都会办理妥当的。苏天成重点还是关心徐继礼和顾兴松的情况。这两人的身份不同了,若是不知道自制,占着特殊的身份,胡作非为,众人也是不好说的,包括徐尔一,都会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最多就是训斥一下,至于是苏俊、苏二童等人,苏天成一点都不担心,这些人做事情勤勉,头脑都是不错的,服从指挥方面,肯定是模范。苏天成在后花园见了徐继礼和顾兴松两人。考虑到柳如是和顾横波两人的感受,苏天成说话还是很注意的。柳如是幼年就被卖给名妓徐弗为养女,真正的身世,自己也不清楚了,徐继礼是徐弗的侄子,也算是柳如是的堂哥,至于说顾兴松,是顾横波的亲哥哥。两人入朝为官,肯定是柳如是和顾横波同意的,而且也是有着这样的想法的,女人都是有虚荣心的,自己的情况好了,能够帮助到家人了,周围人绝对是羡慕的,徐继礼和顾兴松两人进入朝廷,就是七品官员了,这样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开的,有朝一日,柳如是和顾横波回娘家去,不知道受到多高规格的接待。一番简单的交谈之后,苏天成算是满意的。两人都比较拘谨,他们是第一次见到苏天成,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妹夫,在家乡早就是如日中天了,要不是周围的邻居时常叨唠,他们也不好意思到京城去找的,想不到找到了京城,进入找到了一顶官帽子和一身的官服了。两人的性格都属于比较谨慎的,属于那种不爱惹是生非的人,这也是读书养成的习惯,但两人也不熟悉官场上的事情,更不要说做事情了,在督师府做知事和典史,事情是不少的,而且很具体,需要和方方面面的人物打交道,甚至没有休息的时间。考虑到这些,苏天成说的比较多,主要就是叮嘱两人,做事情勤勉,不懂的地方,尽管请示上面,若是觉得不方便,可以直接找到徐大人询问,不要擅自做主,更不要接受本地军官的馈赠,万万不能够贪图钱财,银两不够用了,尽管给自己说。准备好了一切之后,苏天成要离开宁远了。祖大寿的话,他记住了,其实他的想法,也是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收回大凌河城,大凌河城作为第一道防线,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那里的地形特殊,易守难攻,当初的大凌河之战,后金无法攻打下来,采取围城的战术,令守城的明军崩溃,这才取得胜利的。(未完待续。。)重新组建蓟辽督师府,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任务。辽东一带的情况有所不同,以前战事紧张的时候,机构人员重叠,比如说这辽东巡抚和辽东经略,两人都可以调动军队,若是两人的意见不合,互为掣肘,很是误事,这种情况,在天启年间的时候,达到了高潮,天启元年,辽东巡抚王化贞与辽东经略熊廷弼两人的意见不合,各自为战,结果导致明军在辽东大败,退守山海关,关外千里之地,悉数丢失。后辽东督师,是指挥辽东战事、管理辽东民生的最高领导了。这些职位,因为出任的官员,几乎都倒霉了,朝廷也就没有继续任命了,张凤翼和卢象升都曾经短时间担任辽东经略,苏天成就任蓟辽督师之后,曾经提出来了要求,不要任命什么蓟辽总督、辽东经略和辽东巡抚等职务了,蓟辽的事务,尽归蓟辽督师统领。政出一门才能够令行禁止,下面才知道怎么做。可这样一来,苏天成需要的人手就多了。蓟辽督师可不仅仅是管着军事上面的事情,还有民生,而且民生是很重要的一块,所以说蓟辽督师府,需要大量的官吏。朝廷之中,愿意到辽东的官吏,少得可怜,可以忽略不计了,苏天成也没有想着用京城的官吏,那些人,大都是一些官油子,八面玲珑,这样的风气,带到了辽东来了。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督师府的官吏设置,也完全体现了军事与民生结合的特点。督师以下设置有都督同知,都督佥事,断事官,经历,知事和典史等等。名义上,督师府主官蓟辽军事,其实民生也一并管理,所以说,督师府的官吏,还要负责民生事宜。督师府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受兵部的节制,可以决定管辖范围内军官的升迁和罢黜事宜。督师府的官吏配备,一直都是苏天成头疼的问题。有几个人已经确定下来了。那就是苏俊、苏二童、蓝桥正、邓辉等,这些人,都在陕西做事情,这一次,苏天成已经上了奏折,调他们到辽东来做事,这些人都是以都察院佥都御使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