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大明政客 > 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留情的训斥

,祖将军说出完了这些,唐海泰还不满足,紧接着开口了。

“下官以为,按照大帅的部署,大军必定连战连捷,如此的大好机遇,千载难逢,这是我大明的福气,更是皇上的睿智,皇上要求大帅负责征伐事宜,还不知道朝廷里面是什么看法,如今的事实说明了,大帅能够打败后金鞑子,不知道祖将军是不是以为,大帅的安排部署存在问题。”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祖大寿就是有着再多的疑虑,也无法开口了。

钱谦益和唐海泰,算是陈新甲的左膀右臂了,人家的认识高度统一了,自己不过是带领军士厮杀的军官,一味的质疑战术布置,可能真的被人家怀疑别有用心了。

祖大寿沉默之后,陈新甲开口了。

“钱大人,唐海泰,话不可这样说,祖将军也是提醒本帅,要时刻注意的,祖将军能够有这样的担心,也是因为身经百战啊,刚才的话语,祖将军不要放在心上,接下来的征伐,还要依靠你带领将士拼搏。”

陈新甲志得意满的挥挥手。

“大军攻打黑山城池,取得成功,极大激发了将士的斗志,依照本帅看来,后金鞑子没有那么可怕,最可怕是军士畏惧的心理,只要克服了畏惧的心理,一切皆有可能,祖将军的忧虑,本帅可以给你答复,后金鞑子历来轻视我辽东边军,曾几何时,边军只能够固守在城池里面,根本就不敢和后金鞑子正面交锋,如今的情势不同了,边军主动进攻了,或许后金鞑子认为,边军不过如此,前几日本帅要求大军缓慢行军,就是要令后金鞑子轻视的,想不到后金鞑子如此的看轻我边军,这就是他们自找苦吃了。”

说着说着,陈新甲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钱大人说的很是正确,不管后金鞑子有何布置,我大军都按照预定的部署进攻,拿下黑山城池之后,大军在这里休整三日,接下来就要进攻义州了,本帅倒要看看,后金鞑子能够有什么样的计谋。”

一切的部署,都是按照原定的方案进行,大军在黑山开始休整了,接下来陈新甲和钱谦益商议,决定在黑山城池留下一万边军固守,而且知会驻守关宁锦防线的洪承畴,两边相互照应,若是后金鞑子敢于攻打黑山城池,大凌河城的驻军要予以协助剿灭。

这样的部署是很正常的,陈新甲决定在黑山城池休整三日的时间,也的确令很多人疑惑了,以至于后金鞑子不断的刺探情报,当然了,这些事情,陈新甲不可能知道,他还是按照自身的部署,展开各项行动。

祖大寿经历了这次的训斥,也沉默了很多,他知道了,在大的决定方面,自己是没有资格插言的,陈新甲想着能够立功,恐怕内心是非常坚固的,一般的建议,根本就听不进去,思维也是固定的,日后的征伐,都会按照这种惯性的思维展开。(未完待续。。)

拿下黑山城池,陈新甲非常的高兴,祖大寿等人还在清理战果的时候,他已经和钱谦益等人,直接进入到城池里面去了。

黑山城池不是很大,这里的作用,与大凌河城有些相似,完全是作为军事要塞建设的,没有居民,更没有商贾,城池靠山而建,背后依托黑山。

不长时间,陈新甲巡视完毕,祖大寿也清理了战果。

这一次的禀报,是在城墙上面进行的,这里依旧散发着血腥的气味,虽然尸首被抬走了,但血迹仍旧在,陈新甲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还是适应这样的场合,同时也让钱谦益和唐海泰适应这种局面。

“大帅,攻击黑山城池,大军歼灭后金鞑子两千人,军士阵亡一千二百人,重伤三百人,轻伤暂未统计。”

祖大寿禀报战果的时候,脸色是凝重的,他再次感觉到了不对,黑山城池如此重要的地方,后金鞑子为什么只有两千人守卫,而且这些后金鞑子,并非是完全战死的,有几百人集中在屋里,好像是被集体残杀的,可不是边军动手的,这说明了后金鞑子不会留下一个活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实在难以理解,难道说后金鞑子心甘情愿的拱手让出黑山城池,难道后金鞑子畏惧边军,这里面有解释不通的原因。

陈新甲的脸上带着笑容,他所关注的,显然是拿下黑山城池,至于说伤亡的数字,不需要太多的关心,既然展开了厮杀,伤亡在所难免。

钱谦益和唐海泰更加的高兴,首战告捷。大军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若是后面一直都这样的顺利,那就是立大功的时机了。

陈新甲之所以高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也清楚,后金鞑子可没有这么脆弱。若是后金鞑子如此的脆弱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年的厮杀了,更不会有边军龟缩在城池里面,不敢迎战后金鞑子的情况了,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他看后金鞑子的认识。还停留在多年前。

江宁营的骁勇,众所周知了,可这次参与征伐的所有军士,都是边军,后金鞑子历后面的战斗。陈新甲很清楚,不可能有这么轻松了。但只要首战告捷,顺利拿下了黑山城池,就能够鼓舞士气,能够为后面的征伐,打下良好的基础。

祖大寿禀报之后,陈新甲自然是要开口勉励一番的。

“祖将军。这一次你指挥大军进攻,战果颇丰,本帅要想皇上和朝廷禀报你的功劳,接下来的战斗,恐怕更加的残酷。你还是要做好准备的。”

祖大寿的脸上,依旧没有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