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上面一定是占据优势的,奴才不相信,苏天成能够彻底的打败正红旗,打败礼亲王,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礼亲王从山谷撤退之后,一定是朝着平壤的方向或者是镇江的方向,不会继续朝着宣州而来了,等到礼亲王撤走了,苏天成肯定命令大军反过来围攻王爷的,要是出现了那样的情况,就真的危险了。”
范文程的解释,基本是可信的,但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济尔哈朗。“范大人,有两个问题,第一,若是礼亲王遇见了覆灭的危险,大军不能够去救援,该当如何,第二,攻打复州的多铎,是否可以带领大军,前来增援,毕竟多铎帅梁有六万大军,一旦过过了,苏天成一定做好了所有的安排,从苏天成进攻旅顺,并非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奴才是就事论事,王爷准备去增援礼亲王,遭遇如此到的阻力,两个时辰的进攻,大军没有能够前进一步,若是豫亲王前不清楚,何况复州距离宣州还有一些距离,若是在这个时间之内,战局出现了重大变故,后悔就来不及了。”范文程回避代善可能全军覆没的话题,这一点济尔哈朗有些不满意,他看着范文程,没有开口,希望得到范文程更进一步的解释。范文程叹了一口气,知道自己不能够回避这个敏感的问题了。“王爷,礼亲王的正红旗遭遇了巨大的危险,这是苏天成做出来的部署,并非是王爷不尽力,王爷发动了连续的进攻,但无法突破江宁营军士的阻击,而且还遭遇了前后夹击的情况,此等情况是非常危险的,若是时间长了,肯定是出现变故的。到了这个时候,礼亲王必须要突破苏天成设计的伏击,依靠自身的力量,王爷已经无力回天了。奴才相信,皇上若是决断,也会如此的。”济尔哈朗舒了一口气,他最为担心的就是见死不救的问题了,目前出现的这种情况,他面临痛苦的决定,不得不做出来的决定。子时,大军开始做撤退的准备了。一切都是秘密布置的,大军只能够朝着铁山的方向撤退,也就是海边的那条道路了,可以绕过宣州,从铁山推到岫岩或者是镇江,留在镇江也没有必要了,大军必须马上推到海州一带去,然后将这里的情况,禀报皇上,不客气的说,大清国出现巨大的危险了。撤退进行的很是隐秘,但动静是不可能避免的。斥候禀报济尔哈朗准备撤退的消息,马祥麟没有调整部署,他接到的苏天成的直接命令,若是济尔哈朗准备带领大军撤退了,不要过于的纠缠,让济尔哈朗撤退,江宁营目前的重点,还是彻底剿灭代善的正红旗。济尔哈朗的撤退比较顺利,没有遭遇什么波折,甚至没有遭遇到多少的厮杀,很快就从海边的道路,撤到了铁山一带,尽管说道路难行,但为了大军的安全,济尔哈朗还是决定从这条道路撤退。天亮之后,到达铁山的济尔哈朗,仰天长叹,他知道,这一次皇太极与苏天成的对决,结果已经出来了,苏天成再次获得了胜利。(未完待续。。)接近两个时辰的时间过去了,已经接近戌时,济尔哈朗的脸上不仅仅是铁青,还有苍白的成分了,两个时辰的强攻,没有任何的效果,白白增加了一些伤亡,阻击的江宁营军士固若金汤,根本就没有冲出去的希望。连续两个时辰的时间,济尔哈朗要求将士发起了无数的冲锋,这是实实在在的冲锋,没有任何保存实力的意思,也就是在这两个时辰的时间里面,济尔哈朗领教了明军犀利的火炮,火炮给镶蓝旗的将士造成了重大的伤亡。因为前后的夹击,济尔哈朗不得不分出来一部分的兵力,对付从宣州城追击出来的江宁营军士,后面的阻击战斗,一样不乐观,负责阻击的将士损失也是惨重的。到了这个时候,济尔哈朗总算是彻底明白了,为什么皇太极一再强调,江宁营是大清国最大的敌人,是动摇大清国根本的最主要力量。济尔哈朗更加的清楚,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面临的危险在增加,这个时候,不仅仅是增援代善的问题了,更加重要的问题,是自己带领的大军如何全身而退的问题,若是代善率领的大军被打败了,更多的江宁营军士将围过来,自己带领的大军,很有可能被彻底包围了,甚至面临被歼灭的危险。临时搭建的中军帐里面,济尔哈朗失去了平日的冷静,如同困兽一样,转来转去,他面临着痛苦的抉择,是不是继续去增援代善,与代善的大军配合,还是马上撤离,这个时候撤离。问题不是很大,可以保全大部分的将士。这样的抉择,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来的。范文程一直都显得比较安静,好几次,济尔哈朗准备开口询问范文程,毕竟范文程是皇太极亲自派来的。如此的关键时刻,范文程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济尔哈朗强迫自己冷静。天快黑了,天黑之后,大军撤离是有基础的,自己带领的将士,对周围的地形还是比较熟悉的,前面阻击和后面进攻的江宁营军士不是很多,趁着这个时候突围,大军能够迅速撤离宣州。朝着岫岩方向撤退。思虑再三之后,济尔哈朗终于开口了。“范大人,大军如今的处境很微妙,诸多的原因,我就不多说了,你有什么建议。”济尔哈朗的这个问题很大,范文程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