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大明政客 > 第九百三十章 果断决策

“大人,江宁营招募军士的事宜,全部结束了,这次一共招募了两万将士,江宁营将士的总人数达到了十三万,其中七万八千人驻扎在复州和宣州等地,五万人驻扎在登州、莱州和青州,两千人驻扎在安宁堡和靖边,新招募的两万军士,训练课程正在进行,下官觉得,最好的训练,还是在战场上的厮杀。”

苏天成看着洪承畴,暂时没有说话,这段时间,洪承畴总是想着江宁营能够展开厮杀,不管是在台湾方面,还是草原方面,总之不能够这样闲着,将士的俸禄是很高的,需要大量的消耗,加之驻扎在复州和宣州一带的江宁营将士,主要还是依靠登州的粮草维持,因为前不久的征伐,宣州和复州一带的老百姓,也跟着吃亏了,需要救济,江宁营的将士总数达到了十三万人,每年需要的消耗接近千万两白银了,如此高昂的消耗,要是无所事事,还真的是说不过去的。

按照朝廷的军饷,十三万将士需要消耗的白银不多,可江宁营的情况一直都不一样,从成立的时候,与其他的军队就有着不小的区别,为了能够维持江宁营的运转,苏天成可谓是煞费苦心,不仅仅要考虑将士的军饷,还要考虑民生问题,否则江宁营的军饷无法维持,军心肯定是不稳的,私下里,洪承畴也是有些担心的,如此高的军饷,不知道改如何的长期维持下去,换做是他,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的。

“大人,朝廷来了圣旨,暂时不要对后金鞑子展开攻击了,下官觉得。这样的要求有些不妥,这岂不是让后金鞑子休养生息吗。”

看见苏天成没有开口说话,洪承畴有些忍不住了。

“洪大人,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就是了。”

“大人,下官认为。新招募的两万军士,必须要经历真正的厮杀,这样才能够成长起,改从哪个方向展开进攻啊。”

“下官以为,还是应该从草原方向着手,蒙八旗是后金鞑子的帮凶,江宁营征伐草原。后金鞑子是无话可说的,虽然京城里面在进行谈判,不过江宁营是帮助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在草原上展开厮杀,只要能够彻底的剿灭科尔沁等部落,后金鞑子一样会遭受到沉重打击的,这也是对后金鞑子展开的征伐。”

“你的意思,谈判没有任何的意义。”

“大人,这不是下官说的啊。大人就是这个意思啊。”

苏天成的脸上出现了微笑。

“洪大人,我现在问的是你的认识。”

“下官早就这样的认识了。皇太极是绝不会臣服我大明朝廷的,满八旗和汉八旗实力都是很雄厚的,包括汉军,还有蒙八旗,这些都是皇太极依靠的力量,自身的实力雄厚。怎么可能臣服我大明,这段时间,下官也仔细思考了,皇太极之所以要提出出来分析的原因。

“下官以为,皇太极这样做

,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拖延时间,江宁营从登州发动了进攻,拿下了复州和宣州等地,占领的地方不断扩大,皇太极面临两面夹击的尴尬,此等的情况下,准备不足的皇太极,需要时间来缓冲,这恐怕是皇太极最主要的目的,谈判能够拖延不短的时间,到时候,皇太极做好了一切的准备,谈判的结局就无所谓了。”

说完了第一个原因,洪承畴也停下了,看着苏天成。

苏天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洪承畴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看出来第二个原因,肯定也是有顾虑的。

“洪大人,想到什么就说出来,不管是对是错,分析是必须的。”

“下官大胆了,皇太极这样做,恐怕也是想到了朝廷里面的一些弊端,若是皇太极俯首称臣了,朝廷里面的大人,觉得天下太平了,军队的建设,自然会缓慢下来,他们有了这样的想法,必然会禀报皇上,到时候,皇上做出,一旦皇太极俯首称臣了,皇上必然要整顿朝廷的秩序,这么多年过去了,朝廷一直都是以征伐为主的,主要考虑到的事宜,也是军队的建设,民生方面的事宜,反而顾不上许多了,也没有那么多的银子的更加直白一些,我的权力恐怕要受到诸多的限制了,江宁营如此的骁勇,威胁到皇权了,怎么能够由我的如此的直白,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洪大人,这没有什么稀奇的,不过这等的事情,暂时不会出现的,皇太极岂能轻易的臣服,这一次的谈判,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绝不会真正臣服的,你说到的第一个理由是完全成立的,不过皇太极恐怕不仅仅是想着做好准备,加强自身的力量,也是皇太极的重点,你我都不要小看了皇太极,有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皇太极是可以做到的,皇太极能够派出济尔哈朗到京城去谈判,可见他是下定了决心的,一定要将这一大盘旗走好的。”

洪承畴有些高兴。

前来禀报军士招募事宜之前,洪承畴已经知道了皇上的圣旨,他很是担心,若是江宁营就此闲下来了,不主动的出击,时间长了,面对的困难会越来越多的,江宁营自成立以来,基本都是出于征伐状态的,剿灭流寇、征服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迎战后金鞑子,几乎没有闲下的一番话,洪承畴感觉到了,苏天成是不会闲下来的,恐怕内心早就有了决断,自己是多心了。

“洪大人,做好准备吧,江宁营不会闲下来的,也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