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大明政客 >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亡羊补牢

亲和兄弟,都是在这样的暗斗之中丧命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体验,济尔哈朗很清楚,若是在大战来临之际,出现这样的内斗,那是致命的,也是会对大清国造成不可挽回的打击的。

来到海州之后,济尔哈朗很是注意协调关系,尽量尊重多铎的意见,他知道多铎不服气,心存怨气,可为了顾全大局,济尔哈朗没有计较多铎的怨气,就连多铎提出来率领五万大军进攻的事宜,济尔哈朗也是支持的,为此他还遭遇了皇太极的训斥,海州方向的进攻,需要谨慎,首要的还是保住盖州、海州和耀州。

如今情况出现了,禀报皇太极肯定来不及了,必须要尽快做出来部署和调整,要预防重大变故的出现。

想到了可能出现的局面,济尔哈朗的身体微微发抖。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了。

很快,汉八旗镶蓝旗的旗主李国翰进来了。

济尔哈朗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下达命令了。

“李国翰,你率领一万三千镶白旗的将士,包括镶蓝旗的两万将士,迅速去接应豫亲王,本帅会写一份亲笔信,你亲自交给豫亲王,告诉豫亲王,取消一些的行动,迅速返回海州,记住,你要用最快的速度,昼夜兼程,最迟在后日赶上豫亲王。”

李国翰有些犹豫,他不过是汉八旗的旗主,与多铎的身份上有着天壤之别,人家是大清国的亲王,要是不听自己的,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再说了,多铎已经率领三万大军出征了,自己带着三万多的将士去接应,留下驻守盖州、耀州和海州的将士,只有四万余人了,万一遭遇到了明军的攻击,岂不是难以坚持啊。

李国翰犹豫的神情,济尔哈朗看的很清楚,他知道李国翰的难处。

济尔哈朗解下了佩戴的宝剑,递给了李国翰。

“李国翰,你记住,豫亲王必须要返回,若是不听从命令,你拿着这把宝剑,这是皇上赐予本帅的宝剑,见到了宝剑,就等于见到了皇上,豫亲王敢于不听从命令,你可以命令亲兵扣押,另外,这个亲兵跟着你一同出发,他会将本帅的意见,告知豫亲王的。至于说盖州、耀州和海州的防御,你不用担心,本帅自有安排的。”

李国翰接过了包间,跪在了济尔哈朗的面前。

“大帅,属下记住了,属下一定完成使命。”

济尔哈朗点点头,对着依旧跪在面前的亲兵开口了。

“你记住本帅的话,见到了豫亲王之后,将本帅的话,原原本本的告之,本帅可以不追究你的责任,否则,大军回到了海州,本帅照样取你的人头。”

亲兵见到了这样的阵势,哪里还敢说话,忙不迭的点头。

看着大军从海州出发,济尔哈朗才感觉到稍微放心一些了。

他的奏折已经写好了,大军出发之后,济尔哈朗叫过来了身边的亲兵,一字一句的吩咐了。

“你记住,一天一夜的时间,这份奏折,必须送到沈阳,交给皇上,你就在沈阳等候,皇上一定会有圣旨的。”

亲兵接过了信函,什么都没有说,转身离开了。

济尔哈朗叫过来另外的一名亲兵。

“你现在出发,天亮之前赶到辽阳,这是本帅的令牌,你拿着令牌,求见皇太子,将信函交给皇太子,切记,必须要恳请皇太子做好准备,若是海州出现危局,驻扎在辽阳的镶黄旗和正蓝旗将士,就一定要出动了。”(未完待续。。)

济尔哈朗脸色铁青,看着跪在眼前的亲兵,恨不得立马拔出刀来,宰了这个禀报情况的亲兵,隐隐的,他有着一种很不好的感觉,多铎这次恐怕要吃亏,代善的教训,济尔哈朗是很清楚的,江宁营的骁勇,他更是不敢小视。

尽管说皇太极做出来了判断,明军主攻的方向在辽东,可谁能够保证,这里面没有变化,如此重大的战役,最主要的还是谨慎,哪怕是失去了一些战机,问题也不是很大,若是中了埋伏,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后悔都是来不及的。

毕竟明军重点进攻的方向在辽东这个判断,没有准确的情报支持,范文程是长期从事情报工作的,也不敢完全肯定明军就是从辽东发起进攻,而且皇太极也是很谨慎的,尽管做出来了判断,但在海州进攻的事情上面,还是留了一手,之所以要求多铎率领三万大军,让更多的将士固守盖州、海州和耀州,也是害怕出现变故,三万大军足够自保了,就算是遇见不利的情况,驻守海州等地的将士,也是能够及时救援的。

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在济尔哈朗的脑海里面,出现了另外的一种情况,那就是明军进攻的重点,若是在海州方向,多铎的进攻,就将成为一场灾难,若是江宁营全军对海州发动进攻,不要说多铎率领三万人,就是率领五万人,都会遭遇到巨大的危险。

真要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

济尔哈朗不愿意想到最坏的方面,也许多铎的判断是准确的,只不过是小股的江宁营军士,准备偷袭盖州,发现了大军的踪迹。攻打了先头部队之后,迅速的撤退了。

可在听了亲兵的禀报,看了代善写的情况之后,济尔哈朗无法说服自己,这里面有一个最为明显的情况,那就是两千的先头部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遭遇了灭顶之灾,逃回先头部队主要是由汉军组成的,战斗力不是很强,但接近两千人,只剩下了步卒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