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的战斗开始了。
隆隆的火炮声,揭开攻打海州的序幕。密集的火炮怒吼,多尔衮苦心修葺的城墙,虽说能够短时间的坚持,但在持续不断的轰击之下,还是暴露出来了问题,一些地方开始垮塌,特别是城墙上面安置的火炮,眼睁睁看着炸到了半空之中,连同操作火炮的军士,也跟着飞上半空之中了。其实江宁营火炮开始轰击的时候,多尔衮也下令开炮了。不过双方火炮的差距,很快就体现出来了,江宁营火炮架设在五里地以外,多尔衮拥有的火炮,没有那么远的射程,根本就够不着,只能够看见炮弹在地上轰炸,但江宁营的火炮就不一样了,密集的朝着城墙倾泻,坚守在城墙上面的军士根本就没有地方逃避,以至于多尔衮不得不命令所有的将士,都撤下城墙。到了这个时候,多尔衮清醒很多了,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危险,城墙被炸开是迟早的事情,江宁营的军士恐怕马上就要展开冲锋了。一个时辰过去了。海州城墙终于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豁口,前面的护城河早就被炸平了。冲锋的号声和鼓声同时传来,大规模的攻城战斗开始了。城墙上面早就没有了军士,眼看着火炮停止轰炸了,多尔衮命令军士上城墙去抵抗,同时派出大量的军士,堵住豁口,不让江宁营军士攻入到城池之内。连续好多年没有接触江宁营了,也不知道耀州是如何被攻陷的,应该说骁勇的多尔衮,思想认识早就有些落伍了,也正是多尔衮这种决定性的惨重失误,导致了海州被很快拿下。燧发枪响起来的时候,多尔衮还觉得无所谓,他知道这种燧发枪,无非是发射方便,杀伤力量一般,甚至还比不上弓弩,可惜他根本不知道,江宁营将士所持的燧发枪,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的改进,杀伤力大大增强,绝非弓弩可以比较的。在城墙上面守卫好抵抗的军士,在燧发枪的子弹中惨叫着倒下,驻守豁口的军士,更是伤亡惨重,这些军士根本不知道,面对呼啸而来的子弹,身上的盔甲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子弹能够穿过盔甲,直接进入身体,令抵抗者意识模糊的倒下。接到了军官的禀报,多尔衮才发觉大事不好,负责驻守城墙和豁口的军士,伤亡惨重,根本无法阻挡江宁营将士的进攻。贺人龙率领江宁营将士,没有特别着急的进入城池,而是在豁口与城墙处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这么多年过去,贺人龙早就成为成熟的指挥官,深知最大限度的杀伤对手、剿灭对手的有生力量,才是最为重要的,占领城池为其次,所以遇见了这等的机会,贺人龙是绝对不放过的,命令将士用燧发枪进攻。眼看着后金鞑子伤亡惨重,固守城墙和豁口的后金鞑子,几乎都被射杀了,贺人龙都禁不住摇头叹气了,本来以为多尔衮是非常骁勇的,作为后金第一骁勇的旗主和将领,应该是很能够随机应变,指挥军士作战的,想不到多尔衮的思想如此的顽固,几乎没有什么改进,还以为弓弩能够对付燧发枪,这也就难怪会遭致惨败了。眼看着剩下的后金鞑子准备撤到城内去,贺人龙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一万多江宁营将士,瞬间开始朝着豁口冲去,堵住了这些后金鞑子的退路,能够逃离的只是极少数了,这极少数的后金鞑子,被吓得魂不附体,也几乎失去抵抗力了。(恳请读者大大支持六月一日上传的新书《铁血兵戈》,拜谢了。)(未完待续。。)卢象升率领大军渡过辽河的时候,洪承畴也彻底完成了对海州的包围。多尔衮率领正白旗和镶白旗的精锐,驻扎在海州城内,准备与江宁营决一死战,耀州不过一天时间就失守了,这件事情,没有引起多尔衮的高度重视,他认为因为江宁营的进攻过于的突然,而且驻守在耀州的军士,只有区区五千人,没有什么准备,所以短短一天时间失守,也可以解释,一直到这个时候,多尔衮依旧没有察觉到,从耀州方向发动进攻的江宁营将士,总兵力达到了十五万人,他还是认为,江宁营主攻的方向是辽东,是要攻下广宁之后,渡过辽河进攻沈阳的。善于野战的多尔衮,曾经想着与江宁营在海州城外决战,但这种选择最终放弃了,六年之前在沧州的战斗,多尔衮一直都没有忘记,江宁营火炮的犀利,他是知道的,而野战之中,火炮能够发挥出来最大的优势,恐怕在厮杀尚未开始的时候,自己率领的大军损失就惨重了。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尔衮要求军队集中在城内防御。海州与辽阳是多尔衮防御的重点城池,这是在好几年之前,多尔衮就确定下来的,故而这两座城池的城墙,得到了极大的修缮,城墙厚而且高,能够经受住火炮的轰击。既然不准备与江宁营在野外厮杀了,多尔衮也就直接放弃了对城池之外地方的防御,这使得洪承畴率领的大军,能够长驱直入,直接进抵海州城外。洪承畴已经接到了皇上的圣旨,必须在五天时间以内拿下海州,大军拿下海州之后。不要休整,直接进攻鞍山和辽阳,按照皇上的预计,只要拿下了海州,摧毁了多尔衮的主力,鞍山和辽阳也就能够顺利拿下了。洪承畴真正着急的是。卢象升率领的大军,渡过辽河之后,只会休整和等待十天的时间,也就是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