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大明政客 >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尊严之战(16)

/p>孙传庭和贺人龙进攻的部署,是非常明确的,根据获得的情报,他们的重点还是包围抚顺,在抚顺与铁岭之间设立一道防线,驻扎一万人,在沈阳与抚顺之间设立一道防线,驻扎两万人,余下的四万人,全部投入到对抚顺的进攻之中。

行动的突然性,得益于江宁营行动的迅速、后金情报网络出现的变故,以及大晋情报网络的高效,在大军行军的过程之中,后金鞑子一直都以为,这一路大军是准备进攻沈阳的,是要和卢象升率领的大军一起行动的,根本没有谁注意到,这一路大军是去围攻抚顺的。

一直到部署基本完成,准备展开进攻的时候,后金鞑子才发现这样的部署。

到了这个时候,孙传庭和贺人龙的主要精力,已经关注如何的拿下抚顺了。

进攻抚顺的战斗,在隆隆的炮声之中展开。

四万大军进攻抚顺城,面对的是一万五千后金鞑子,这本来看似很是简单的战斗,却进行的有些艰难,为了争取到时间,孙传庭和贺人龙出发的时候,没有携带过多的火炮,那样必然拖慢了进程。

驻守在铁岭的鳌拜,得知抚顺城北包围,急忙要求驻扎在镇北关和开原的军士回撤,增援抚顺,鳌拜非常清楚,一旦抚顺被拿下了,皇太子豪格出现意外,他也没有颜面继续留在这个世界上了。

故而战斗从两个方向打响。

尽管江宁营携带的火炮数量不是很多,但抚顺的防御也不是特别的稳固,这里不是大清国重点经营的地方,因为处于后方,一直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豪格带领大军来到抚顺,正是大清国处于危机之中的时刻,没有时间精力来修补抚顺的城墙,更多的是关注沈阳的局势,加之不少的满人权贵来到抚顺,牵扯了豪格的精力。

此消彼长之下,江宁营的进攻就显得非常犀利了。

战斗开始之后,豪格很快冷静下来了,已经到了目前的局势,想其他的出路没有作用,抚顺城被包围起来,驻守城池的一万五千将士,唯有拼死的坚持,才有希望的,豪格完全相信,一旦沈阳方面得知了这个消息,肯定会派出大量的援军,只有坚持住,才能够等到援军的到来,局面才可能出现根本性的改变。

所以抵抗非常的顽强,豪格甚至亲自到城墙附近去督战,要不是江宁营火炮的犀利,豪格甚至会亲自到城墙上面去的。

直接指挥战斗的是贺人龙。

眼看着炮击之后,抚顺的城墙摇摇欲坠了,贺人龙马上要求将士发起了冲锋。

但是第一轮的冲锋,居然没有取得成功,这是非常少见的,在付出了几百名将士的阵亡之后,贺人龙不得不要求暂停第一轮的进攻。

铁岭方向的战斗也打响了,好在驻守的一万将士,轻易的就堵住了前来增援的后金鞑子,连续打退了后金鞑子的进攻。

不过贺人龙明白,必须要尽快的拿下抚顺,时间紧急,一旦从沈阳方向涌过来大量的后金鞑子,局面就会变得复杂了。

(新书《铁血兵戈》马上开始上传,恳请得到读者大大的支持,拜谢了。)(未完待续。。)

沈阳城内的清洗,因为贾吉涵的事情而爆发,皇太极与济尔哈朗是没有这个精力的,故而清洗的事宜,交给了英武君王阿济格办理,这无疑是那些为大清国服务的汉人的噩梦。

一连串血腥的事件在沈阳城内爆发,很多的汉人大臣,无缘无故就被抓走了,家人也遭遇到囚禁,按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沈阳城内应该是人心惶惶才对的,可惜到处都是喝彩的人,满人权贵巴不得出现这等的情形,那些汉人在朝廷里面做官,大大小小总是有着一些权力的,争夺了他们的好处,如今进行大清洗,也算是替他们出了一口恶气,至于说诸多的汉人,也高兴这些汉奸被彻底的清除,所谓的恶有恶报。

贾吉涵被凌迟处死,其家人十六岁以上的男子悉数被杀,女人直接卖到青楼去,十六岁以下的男子被卖身为奴。

皇太极与济尔哈朗最为关心的事宜,还是驻扎在抚顺和萨尔浒的豪格,加之沈阳城内不少满人权贵,离开沈阳之后,径直去了抚顺等地,严格说起,豪格代表了大清国的未来。

按照皇太极的意见,济尔哈朗抽调了驻守沈阳的正黄旗和镶黄旗的一部分兵力,紧急赶赴抚顺和萨尔浒等地增援,同时抽调沈阳外围的兵力,集中保护沈阳,这样外围驻守的兵力就少得可怜,其实也就是放弃了沈阳外围的据点。

不过济尔哈朗的计划,并没有能够完全的实施,因为卢象升率领的江宁营军士,已经开始进攻了。一些卷入到战斗之中的军队,根本就无法撤离阵地,若是要强行撤离,恐怕会遭遇到被歼灭的命运。

皇太极和济尔哈朗做梦都不会想到,正是因为他们如此的调整部署,导致了战役的进程加快了。更是导致了自身被覆灭的时间缩短了。

孙传庭和贺人龙率领的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抚顺和萨尔浒等地。

其实一路上是有着不少战机的,若是发动进攻,肯定是能够取得一些重大胜利的,但是按照洪承畴的要求,他们绝对不会恋战,就算是遇见一些可以直接歼灭的后金鞑子小股的部队,也没有理睬。

洪承畴的命令非常的明确,用三天的时间。赶赴抚顺和萨尔浒等地,包围豪格率领的后金鞑子,不准任何一个后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