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都市 > 惊!老祖宗们看到我的历史直播了 > 第22章 秦初始

……

西周 周恭王时期

周恭王听着天幕的话陷入呆滞之中,他的弟弟辟方欺负小孩,不是,夺取王位?这样不尊祖制的事就没人阻止吗?

他知道他孙子没用,但是再没用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啊?

周恭王想让人去将弟弟姬辟方捉拿来问罪,可是想到天幕对姬辟方的评价又不免迟疑。

作为一宗宗主,对于他弟弟如此不尊祖制的行为,他自然是愤怒的,而且他弟弟谋的还不是别人的位,是他嫡亲孙子的。

但是作为王国的君王,他清楚王室的处境有多艰难,经过他那无能的儿子的霍霍,王室的处境更是危险,那时的王室的确需要一位有作为的君主,而他那位被点评为跟他儿子一样无能的孙子显然担任不起这个评价。

若是他现在处置了姬辟方,难道他还能寄期望他那儿子跟孙子到时候能拯救周王室吗?

可是不处置……

周恭王说不清楚现在的心情,既怒又喜。

怒,怒有人无视祖制。

喜,喜周王室有救了。

算了,还是看看他的好弟弟上位后究竟做了什么事吧。

西周 周孝王时期

周孝王听着天幕的夸赞忍不住笑了,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他知道自己夺取侄孙王位的行为有多大逆不道,也清楚后世会怎么骂他,狼子野心,谋权篡位,可没想到先等来的会是赞誉。

看来他这个帝王做得还不错。

……

【周孝王一继位,就展示了他对外的强硬的态度,继位元年便令申侯率兵西征犬戎。

也是在此时,一位为后来的深刻影响的历史事件起重大作用的的重要人物出场了。】

林沁说到这里特地停顿了一下,果然聊天区一排排的<秦非子!!!>,<是秦非子!!!>刷过。

后面还跟着<啊啊啊啊,我大秦终于要来了吗?!!>,<啊啊啊啊啊啊,我那迷人的老祖宗啊!!!>之类的。

【没错,此人就是秦非子。《史记·秦本纪》记载秦非子的先祖最先能追溯到的就是颛顼,再后来在舜在位时,秦的先祖伯益因为辅佐舜帝驯服鸟兽被赐嬴姓。

再传到秦非子的六世祖蜚廉,蜚廉当时是商纣王帝辛手里的官,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一个叫季胜。

季胜的儿子孟增在周武王时被重用,并被赐封到皋狼之地,所以孟增又被称为“宅皋狼”。孟增的孙子就是周穆王时期献名马给周穆王并为其赶车的造父,后来造父在徐偃王叛乱时有功被赐封赵城。

所以造父这一支此后以“赵”为氏,嬴姓,赵氏。

也是后来三家分晋里的赵国君主一脉。】

【而蜚廉当时的另一个儿子恶来当时同样在帝辛的手下做官,但恶来没有他父亲那么幸运,刚好出差在外躲过一劫,武王伐纣时,恶来死在战乱中。

但是他留下了儿子女防,后来女防结婚生子,传至非子的父亲大骆,大骆跟申侯通婚,娶妻申侯之女,并且两人已经生下了儿子成,大骆算起来还是申侯的女婿。

所以,周孝王让申侯去打犬戎,这不是自家人打自己人嘛。

于是,为了避免这场自己对抗赛,也为了自己的私心,申侯向周孝王提议,如若能让他的外孙继承大骆的位置,那么不用打仗就可以保证西戎归顺。

那么申侯为什么那么这么着急着用周朝与西戎的和平来换取周孝王对他外孙的支持呢?只是单纯地为了避免自家人的兵戎相见吗?

不想打仗是一方面,真正让他防备的是大骆的另一个儿子,他外孙的兄弟——非子。】

【非子善养马,他养的马匹匹精良、膘肥体壮,而马在当时是很重要的资源,战争、农耕、祭祀、出行等等都要用到马,马匹越精良越好。

所以周孝王得知非子善养马之后,就在汧水、渭水之间划了一块地让他养马。非子受周孝王重用,作为非子竞争兄弟成的外祖父的申侯自然忧心。

他怕以周孝王对非子的重用会将非子放回西戎并支持他上位,所以在周孝王派他出征西戎的时候抢先一步挑明利害为外孙争取到周朝的支持。】

【申侯这一举动虽然有假公济私的成分,但也的确能为周朝避免了一场战争。所以周孝王权衡利弊之后同意了申侯的提议。

然后之后周孝王以非子养马有功,将秦地封给了秦非子,但此时的封地很小,不足五十里,并不能作诸侯国,只是一个附庸国。

附庸国是指依附大国的小国。】

【非子获封秦地之后便建立秦国,号称“嬴秦”,所以非子称秦非子,又称嬴非子。

《史记索隐》里说:“非子息马,厥号秦嬴。礼乐射御,西垂有声。”

算起来,后来的秦国跟赵国本来就是一家来着。

也怪不得秦始皇最后灭赵国竟然用了那么多年,毕竟自家人可最是难杀了。

不得不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