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三国:一统天下从干掉曹操开始 > 第10章 汉帝崩,乱世起

徐州乃是天下十三州之一,地处四战之地,并不算一个大州。

州内共有五个郡,分别为琅琊郡,也叫琅琊国,地处北面,主要与青州接壤。

徐州治所郯城处于东海郡,东面靠海,四周被其他几个郡所包围。

东边、东南边为彭城、下邳郡,南面为广陵郡。

此次与陶谦商定后,林锋率军剿贼的方向正是下邳郡、广陵郡。

下邳作为徐州重镇,其实还是比较安全的,周围黄巾贼寇也并不多。

不过林锋为了练兵,还是想从下邳到广陵走一圈。

广陵郡多山地,其实已经远离中原大地,而且徐州对此地的掌控也最为薄弱。

此次剿贼的重点就是广陵。

陶谦也是想借此机会,加强对广陵的掌控,将徐州彻底的掌握在手里。

因为北面有臧霸、孙观的军队,东海彭城有曹豹以及城内其他军队威慑,唯有南边的广陵最为薄弱。

与陶谦议定好后,林锋便立刻返回军营,整备军队,开拔剿贼。

中平六年四月,在位二十一年的汉灵帝刘宏,驾崩于南宫嘉德殿。

其传位于长子辩,两日后,刘辩即位,史称汉少帝。

刘辩不过十三四岁孩童,皇太后何氏临朝称制,母舅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录尚书事,辅弼朝政。

时以赛硕为首的宦官意图拥立皇子刘协为帝,一时间双方风起云涌,京师内危机四伏,乱象渐起。

只是这些情况,林锋却是并不知晓。

此刻的他正率军向下邳行进。

下邳城,林锋是知晓的,历史吕布与刘备在下邳之间的角色转换。

说起来,林锋是真觉得陶谦后面是不是老糊涂了,居然会把徐州让给刘备。

虽然对于刘备百折不挠的精神很是敬佩,但是他的能力着实不强。

北方的诸侯,他打谁都打不过。

偶尔的小战役,靠着关张之勇,还能打赢,大一点的战役,几乎就没赢过。

这样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且不说其他,数日后,林锋率军到达下邳后,与守城官军简单传达了刺史府的命令后,便挥军直扑南边的睢陵县。

此县多为山地,黄巾贼被打败后,四散而逃,多依山藏匿,防止官军的追剿。

根据下邳守军的介绍,最近四散的黄巾余孽逐渐向着睢陵县的山地聚集。

为首之人叫做张越。

这名字林锋没有听过,应该也不是什么黄巾军中的重要人物。

黄巾重点灾害区还是在冀、青、兖、豫等地。

在靠近睢陵县三十里处,林锋让军队安营扎寨,令斥候营外出打探消息。

一日后,斥候营回报,让林锋很是无奈,对方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正规的编制,穿的破破烂烂,连正经的武器都没有。

不过都是跟着黄巾军混的,被打散之后,随意抱团求生存罢了。

林锋也不多废话,命令军队立刻开拔,到达山底后,直接下令冲锋攻山。

并且打出“降者免死”的口号。

整个山寨都不能称之为山寨,就是一些窝棚罢了,中途有数人反抗,直接被斩杀。

其余之人,全部跪地投降。

在火把的映照下,看着满地跪着的黄巾贼,林锋有些无奈。

虽然有三千多人,但大多都是老弱病残,一个个穿着破破烂烂,双眼无神。

与其说是黄巾贼,还不如说是行将就木的难民。

找到领头之人叫做张越的,一问之下才知。

原来此人原是豫州曲帅波才麾下的一个小兵。

后来,黄巾溃败,他也和大队伍走失了。

结果一路乱逃,便是逃到了睢陵县。

然而,县城对黄巾军查的比较严,意外发现了这个山有个山寨,只是没人,于是暂时在这里住下。

偶尔打打猎,下河抓抓鱼维持生计。

后来遇到同样被打散的黄巾同胞,于是与他一起山,

谁知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来到了山寨。

然而这张越根本不懂如何统领这些人,随着人越来越多,生活无法保证。

没法,只能带领着一些青壮,下山抢劫,其实只是为了活着而已。

但是传到官府里,变成了黄巾余孽复起。

真可谓是民生多艰。

自从林锋来到这个世界以来,见过的难民不知凡几,到处是死人,到处是破坏。

所谓的黄巾贼,不过是一群想要活着的人而已。

怪不得臧霸、孙观一战就消灭了徐州的黄巾军。

臧霸虽然军事才能不俗,但说到底,还是所谓的黄巾军太弱,尤其是已经被平定后又复起的黄巾军,那就更弱了。

所以,消灭黄巾军的最好办法就是恢复生产,恢复秩序。

陶谦这点做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