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得知父亲与弟弟被陶谦麾下张闿所杀之后,顿时痛哭流涕,发誓要为他们报仇。
随即,开始在兖州全面备战。
本来计划好好进行休整的,此时却是要再次发动战争了。
曹操麾下,以夏侯惇和曹仁为代表的曹氏宗亲诸将,更是各个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即率军踏平徐州。
谋士之中,荀彧、陈昱以及戏志才等,明显都不是太赞成此刻发兵。
只不过,曹操正在暴怒中,荀彧和陈昱都不敢劝说,只能看着戏志才,希望他能够将曹操劝住。
所有人都知道,曹操十分信赖戏志才,说是言听计从也毫不为过。
眼见戏志才想说什么,曹操立刻先开口道,“志才,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此战必须得打。”
我父亲被杀,做儿子的岂能作壁观。
况且,陶谦不过一昏聩老朽,绝不是我们的对手。
至于下邳的林锋,到时候只要牵制住他,我亲自率领精锐,定然能够以的速度拿下徐州。
所以,于公于私,这一战,非打不可。
戏志才见此,也只能闭口不言了。
林锋知道,曹嵩被杀,曹操定然准备攻打徐州。
于是,立刻命下邳全城戒备,派出大量斥候查探消息,整军备战。
同时,书信陶谦,提醒他立即做好与曹操死战的准备。
至于曹操攻徐州之战,到底如何打,林锋其实心里没有底,将张紘请了过来,共同研究。
先生,据我所知,曹操攻徐州,势在必行,徐州到底该如何应对?
张紘微笑道,“大人何必担忧,曹军虽然勇猛,但陶州牧经营徐州已有数年,岂会轻易败给曹操?”
林锋撇了撇嘴,“知道张紘就是故意的,曹操如今的实力谁不知道,陶谦绝对是难以抵抗的。”
先生,你就别说笑了,我主公的实力,你应该知晓一些。
虽然此次曹军是劳师远征,但曹操此人极擅长领兵,麾下猛将众多,主公连败给曹军,无论心理还是实力,肯定不是对手。
张紘捋了捋那稀松的胡须道,“正常情况下,曹军攻徐州,定然是从定陶出发,经任城进军。
首当其冲的便是彭城国,周围数十县都是曹军攻击目标,陶州牧定然会有所防范。
但是,依我看来,最好不要分兵防守,而是聚兵于彭城,与曹军决战。
曹军远道而来,为报仇,必定气势如虹,分兵对战,恐怕不是对手,徒增伤亡罢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彭城高大的城墙进行防守,消耗曹军的锐气。
待曹军粮尽,就可主动出击,如此方有胜机。
林锋点头道,“先生言之有理,此法暗含兵法,乃取胜之道,我这就书信主公。”
张紘摇头道,“大人书信后,若是州牧调你去彭城,你又该如何?”
林锋疑惑道,“自然是率精兵支援,此战关乎徐州生死,这还有什么可考虑的吗?”
张紘摇头道,“恰恰相反,大人不能去彭城,应该去哪儿,说着向着地的地图一指。”
林锋看到后,眼睛一亮,笑道,“先生的意思是我率军屯兵小沛,与彭城互为犄角。
这样,双方可随时相互支援,使得曹军不敢全力进攻,还要随时担心后路被包抄?
正是,小沛虽属豫州,然而离徐州更近,这些年也一直在徐州的控制之下。
而且,我建议,大人现在就带兵屯住小沛。
曹操与大人交过手,必然知道大人的实力,说不定会提前派兵夺下小沛,如此,徐州就会落入下风,形势便不好说了。
林锋知道,兵贵神速,虽然不知道历史曹操到底是如何进攻徐州的。
但是,如今的形势已经大为不同,张紘说的还是极有道理的。
当即调集众将,安排出兵事宜。
此次,林锋本意是让吕岱、张鹏共同守下邳城,其余诸将随林锋一起屯兵小沛。
却不想,张鹏一再要求要随林锋出征,让他很是诧异,不由得多看了张鹏几眼。
因为这和张鹏的性格实在不符合,不过心里也有一些猜测,倒也不影响什么,于是同意。
由吕岱、林三在下邳防守,并负责后勤事宜,其余之人随同林锋出兵小沛。
本来想邀请张紘一起,但是对方婉拒,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当晚便集合将士,迅速向着小沛进军。
于此同时,发给陶谦的书信也已经路。
几日后深夜,眼看小沛近在眼前,突然队伍停顿,斥候禀报道,“大人,前方发现数量不明的队伍,不知是何人?”
林锋也有些疑惑,命令道,“速速去问清楚,不可暴露我军信息!”
斥候奉命前去查问。
突然,林锋脑子一闪,张紘说过,曹军有可能先行拿下小沛,以曹操的能力,是极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