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在杨明明和村里人的一再反对下,晓婉还是以合作社的名义贷了100万,帮助靳二生把大酒店和超市开了起来。晓婉本来想,直接借给他算了,杨明明的意思是合作社和靳二生各占酒店和超市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可是村民只同意三七开。靳二生开始也不同意,但在张巧珍的一再苦劝下,才勉强同意。
德国人不单单教技术,还把管理方案也带了来。设置的管理岗很简单,总经理、厂长、工会主席、几个部门的部长。晓婉开始以为多么复杂,没想到她就管理的几个人。不过她很用心,每天要到厂里的各个车间走走,有问题就地解决,果敢,认真,没几天就树立了很高的威望。她还买了各种冶金方面的书学习。杨明明开始还怀疑她这么年轻怎么能管理了这么大的厂子?没想到一个月过去,她把厂子管理的井井有条。耿慧敏也很满意,她对晓婉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十年内,把刘秀山投进去的几个亿挣回来就行。”谈到晓婉的年薪,耿慧敏很爽快:“第一年给您开80万,以后效益好了,再给您逐年增加如何?”晓婉直接拒绝:“我只是帮姐把厂子运营起来,出不了什么力,工资我分文不取。”耿慧敏说:“我没看错人,妹子的能力有目共睹,你不屈不挠的性格有我年轻时候的样子,工资必须挣。”两人争执不下,最后,晓婉只好说:“年终看盈亏情况,如果盈利,我挣一点,如果亏了,我绝对不会挣的。”第一个月,晓婉初步估计了一下净利润,让晓婉瞠目结舌,居然有500万,这还是三个熔炉只开了一个,每天生产8小时,如果三个炉子24小时运转,就是500万的9倍,我的妈呀!投资5亿,一年就挣回来了,难怪刘秀山投资这么多建铁厂,真赚钱啊!两个村子的年轻人都到了铁厂,铁厂的工资非常可观,并且人人都给办了五险一金。找晓婉当工人的络绎不绝,晓婉能安排就尽量安排了。
狐子窝养老院已经建好,周边乡的老弱病残都搬了进去,为了节省人力,晓婉把食堂也搬到了养老院。腾出的学校,晓婉建了一个铁厂子弟学校,有幼儿园,有小学,如果实力允许,她还想建初中部、高中部,幼儿园没几天就招了30多名学生,小学准备秋季招生。有了幼儿园和养老院,村子一下子就有了生机。在狐子窝的西边有个暖泉沟,沟里有很多泉眼,水量很大,如果在这里建一个小型水库和发电站,既可以增加一个旅游景观,又可以养鱼、浇灌下游的农田,还可以解决全县的用电,投资小,回报大。她打了报告直接让岳阳递给孙书记,孙书记只看了一眼就扔到一边,说:“意义不大。”
晓婉只好把这个想法和耿慧敏说了,晓婉一再强调:“如果电站建成,我们铁厂就可以直接用电站的电了,每年节约成本至少几百万。”耿慧敏男人性格,比较直爽,问:“投资多少?”晓婉说:“要是政府建,少说也得几个亿,咱们自己建,有两三千万就足够了。”耿慧敏问:“为什么咱们建这么便宜?”晓婉笑着说:“你忘记啦?咱们是开铁厂的。”耿慧敏会意,哈哈一笑,说:“那就建呗!”
电站的开工再次惊动了很多人,人们都在惊讶晓婉身体里究竟蕴藏着多少能量。杨明明开玩笑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是一天一个样,让我这个男人情何以堪?”晓婉说:“瞎折腾,总有一天大家会富的。”
周长茂一上班,就跑到岳阳办公室,问:“你知道吗?狐子窝村要建水库和电站。”岳阳点点头,说:“可行性报告孙书记没有批,耿慧敏准备投资。”周长茂笑着说:“一个郑晓婉,一个耿慧敏,这两个女人要哪吒闹海啊!”岳阳说:“郑晓婉的官职还是有点小,想办法让她当个乡里的书记,定会大放异彩。”周长茂说:“当书记难度有点大,小长征的石宇虹乡长快退了,他退了,咱们可以推荐一下郑晓婉。”
蔡国栋也在和孙书记谈话,蔡国庆气愤地说:“太不尊重您了,您不同意开工,她们还是私自开了,我今天下去就让停了。”孙大鹏大手一挥说:“你傻呀!她们做出的任何成绩都是我的,尽管让她们闹腾去。政府不出一分钱,就能解决财政、就业,还有我的业绩,何乐而不为呢?她们在那些荒山穷沟建飞机场才好哩!”孙大鹏点燃一支烟,抽了几口,问:“这个郑晓婉今年多大了?”蔡国栋说:“虚28。”孙大鹏说:“这个女人不简单,改天会会她。”
蔡国栋从书记办公室出来,直接给他过去的同事管大佑打了个电话,低语说:“今天去狐子窝村查查他们的合作社,据说营业额非常可观,重点查查那个郑晓婉,看她贪了多少。”打完电话,蔡国栋得意地笑了。心想:“我就不相信你屁股底下没屎。”
管大佑带了几个虾兵蟹将,直接来到狐子窝。他们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这还是曾经那个荒蛮之地吗?村子绿树成行,花卉遍地,比城里的公园漂亮多了,在村子中央,还有一个小型塑胶篮球场,周围有许多健身器材。村里的房子都是新的,层层叠叠,像世外桃源。幼儿园传来一首《声声慢》:“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春泥,山风摇曳晚霞有你的气息。远处炊烟起,暖燕啄新泥,山花遍地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