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现代言情 > 大唐顺宗和萧妃 > 第23章 建中元年(9) 韦妃有孕

周生他们在生火,萧静言想凑过去帮忙。周生知道他们这些人的贵人习性,连忙说道:“阿言姐姐,还是算了吧,你会把整个林子烧起来的。”

“我……”你瞧不起谁呢?萧静言转念一想很有道理的样子,于是作罢了。

“想不到你们生活经验很丰富啊。”眼见火已经生起来了,萧静言感叹道。

“裴姐姐不仅帮助我们念书,还经常教我们动手,说这样即使考不上功名,也可以养活自己。”火已经起猛了,周生把食物开始架起来烤。

“想不到在京城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小姐,到了这却能处处与民同乐。姝姐姐真是无所不能。”萧静言又感叹起这位刺史夫人的神奇。据韦妃说,裴姝以前也是一位闺中小姐,没想到嫁了人,在地方这么多年,就换了一种境界了。真是山水养人啊。

萧静言把烤好的兔肉送给韦妃吃,韦妃道:“我本来想吃的,但怕腥味儿,方才看了那鱼还想吐呢,你留着吃吧。”

怎么会呢。萧静言仔细一闻,“挺好的啊。”她也不再勉强。

日薄西山,大家玩得都很尽兴。

刚回府上,韦妃就说感到困了,想早点睡下。芙娘倒是会献殷勤的,又是伺候梳洗又是伺候更衣的。

萧静言就不明白,这李谊想要芙娘也就算了,韦妃怎么也留着,还留在身边,在眼皮子底下,真不怕哪一天篡了位。

她是要想不清楚这两口子的事儿了。

萧静言也刚换洗了干净,发正湿,还没擦干,阮娘就慌乱的跑进来说:“姑娘,是四叔来了!”

“什么?”萧静言大惊失色,“母亲派了四叔来抓我?”萧静言的四叔就是萧鼎,在朝廷里任闲职的。

“我也不知道,”阮娘说,“我是听高刺史说的,说是路过,知道姑娘在这里,所以来了,要带姑娘一起回去。”

这下归期有期了。

但即使不是萧鼎来,她们也必须早日启程了。韦妃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

今早起来吃膳,韦妃就说感觉不太舒服,去请了郎中来瞧,才知道是这喜事。

“姑姑,我要有孩子了!”刚送走郎中,韦妃兴奋的表情就溢于言表。

“是啊,”萧静言也替她高兴,但好像想起来,“那这样我是不是又升辈分了?”李谊喊她姑姑,那他的孩子就是侄孙,自己岂不成姑奶奶了?

“是啊,姑奶奶!”韦妃笑着打趣。

“太好了!”升辈分就升辈分吧,这可是韦妃的第一个孩子啊。没想到李谊那家伙,那么快就当爹了。“你要不要给二郎写封信说说,他知道了肯定高兴!”

“……”

“王妃,我觉得此时还是先不说的好。”韦妃还没说话,芙娘却插了一嘴,“您和殿下如今分局两地,若是贸然说有了身孕,怕是会起流言蜚语……”

“你胡说什么啊?”萧静言不满地训斥,本来她就不喜欢芙娘,现在她俩说话她还要插一嘴,就更不想给她好脸色了。“韦姐姐又没做什么对不起他的事,他敢多心,我……我向陛下参他!”

芙娘又只能怯怯地收了声,怕再惹了两位主子不快。

韦妃听了有几分道理,回护起芙娘来:“她说得没错,我想还是回去我亲自与殿下说的好,而且,这女子有孕,足足三月以后才可轻易外传。”

“那好吧。”萧静言只能答应了。

这一天,李诵的信也送到了金陵,说什么转达郜国大长公主意思,劝她早日回京。真是好事什么事都赶上了,就是一刻也不让她多待,必须抓紧时间回京呗。

离开金陵那天,韦妃与裴姝依依惜别。韦妃说,会让舒王在陛下面前替高刺史美言,让他早日升迁回京。

裴姝却说他们只想在地方,怡情山水,与民同乐。朝堂之上,有的是人才大展身手。

她们是在冬天抵达的长安城。但是今年的京城却算不得喜庆——入冬一个多月了,长安无雪。

在冬日暖阳高照里,京兆尹在长安郊外设起了祈雪仪式,乞求今年瑞雪降临,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而直到冬至,依然没有雪下。皇帝又责问了钦天监,钦天监说的都是规规矩矩地无关痛痒的话,十二月依然无雪。

于是,这一年冬天,各京官削减俸禄,宫廷用度照例裁减,以此祈求上苍。

有好事者上疏,今年江淮大灾,京城无雪,乃朝廷奸人在位,恳请皇帝罢黜杨炎,诏停两税法。

然后,杨炎外放。

不下雪的长安总少了许多味道。年幼时,萧静言没少和家里的兄长、李谊打雪仗。小孩子间的玩闹都是最开心的。

一眨眼,大历八年的那个冬天已经过去七年了。他们不再是小孩了。甚至在未来不久,李谊就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她也会入东宫,成为东宫的嫡母。

日光就这样暖暖的照着,她在廊上发着呆。

阮娘从前院那边过来,绕了一圈才找到她。“姑娘,太子殿下来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