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现代言情 > 大唐顺宗和萧妃 > 第39章 建中二年(13) 大婚2

萧静言出府的时候是酉时初,金色的日光打在长安城的上空,更显宫城的金碧辉煌。

迎亲的队伍肃穆地排满了崇仁坊的大街,街道两旁开始点上了明晃晃的烛火,一路通往太极殿。

太极殿是皇家举行重要典礼的地方,天子登基、皇后授封、太子授玺,都是在太极殿。

不过建中元年时却没有册后大典,皇帝没有册立皇后——但是身为太子的母亲,王淑妃已是后宫之首,位高权重,凤仪万千。

东宫的辂车已经就次,萧静言上了车,坐好,听得马蹄声响,正往太极殿去。一路鼓声奏乐,震耳朝天,长安百姓驻足观望,都想一睹太子妃尊容。

在长安百姓一致的欢呼声中,萧静言不知怎地,心中只想到了“粉饰太平”四字。谁会去想,这盛大的典仪背后,是多少百姓的心血。在这场大婚开始之前,谁又去想,兵部请战的奏章已经送呈天子御前。

她成了皇帝麻痹百姓的工具。

从崇仁坊出发,向西至朱雀门进皇城,穿过长长的朱雀大街,到宫城大门承天门门前,太子已经立于门之东侧,在恭候他的太子妃。

萧静言下辂,春日的黄昏无限柔美,余光照耀下的朱红色婚服宛如仙子羽裳。她手持羽扇,遮去视线,由宫人领着,一步一步走到他身边。

他身穿太子衮服,头上是九旒冠冕,流珠一步一相接,发出脆耳的声响。

金丝红毯一路从承天门铺至太极殿门前。从承天门至太极殿,左右各有台阶,台阶共一百零八阶,每一阶都精心铺造。

太子居左妃居右,声声号角吹响,喜庆热闹,萧静言和李诵登上了阶梯。

在太极殿门前,天子已经御驾坐好,等着接受新人跪拜。主持婚仪者是中书令,也是当朝宰相。在朝文武百官,无论官职大小,皆在下观礼,表情不苟言笑。

一拜天地宗祖,二拜高堂父母,三拜夫妻和睦,一拜三叩首,三拜九叩之礼算是成了。

“太子新婚礼成,臣等恭贺太子缔结良缘、鸾凤和鸣——”

在百官的山呼祝诵声中,太阳已落西山。

皇宫好像变得寂静了。只有回东宫的辂车和随从步步有声响。一路上,宫墙两侧也都点满了烛火,东宫的入夜,恍如白昼。

萧静言的心里也有一团火在燃烧着,过了今夜,她就真的是太子妃了。五年前那个自怨自艾的孤家寡人,如今竟成了尊贵的太子妃。萧静言想想都觉得恍如隔世,皇宫已经成了她的家,她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金辂最终来到承恩殿前。陈尚书说,这里就是她的寝宫了。

她们把她引到内殿,殿内点了龙涎香,一进门,便是香气扑鼻。宫人们帮她把礼服脱下,只留下一件白色的里衣,质地柔软。摘下金银首饰,褪去脂粉面,看着仍是面容姣好。

萧静言的眼光四处张望,殿内陈设,俱是新品,蜡烛所用全是大红色,连床上纱幔也是喜庆的深红。

只是进来许久,怎么不见李诵?

“太子呢?”萧静言随口问道。

“太子妃别急。”给她梳发的那个宫女回道,然后引着她到床上坐下。

过了一会儿,才听见众人的脚步,拥簇着太子,走了进来。太子此时已经释去了衮服和冠冕,同样是一件干净的白色里衣。

“请太子坐。”陈尚书道。这样的礼仪她们不知道熟悉了多少遍。

李诵到她身边坐下,萧静言莫名的感到紧张起来。

接下来是撒帐,有红枣、豆子,还有黍谷,寓意早生贵子。然后是饮合卺酒,喝完后,所有人都陆续退下了,安静得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今天的流程,也就都结束了。

萧静言的心跳的更快了。她始终垂着眼,不敢抬头看前方,也不敢转头看他。

只见他起身,找了镊子,一盏、两盏、三盏蜡烛……都次第熄灭了,只留下离床头最近的油碗灯,在屋内,他的身影若明若暗。安静得她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

他们的婚姻不是诗句中青梅竹马、修得正果的佳话,也不是市井传奇上苦尽甘来、“你终于嫁给我了”的甜言蜜语。他们是明诏赐婚,而彼此平和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他走回到她身边来,坐下,握着她的手,他说:“别紧张。”

四目相对,烛光昏暗,二人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不言自明。萧静言缄默不言,想着要怎么做才能让彼此舒坦点。

他看她仍是有些木讷,于是轻声笑道:“那我们先说说话吧。”

“好啊,”萧静言尝试放松了神情,“可是,要说什么?”

“随便什么都可以。”他说,“你从前进宫时,不是无话不说吗。”

这要从何说起,她的东宫记忆很少与他有关。

“你这几天在做什么?”为了避免沉默,萧静言还是随便问了一句,脸色显得并不自然。

“陪爹爹看书,陪母亲散散步,”他笑着,婚期将近,他自己也挺闲的,“唐安关了禁闭,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