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现代言情 > 大唐顺宗和萧妃 > 第109章 建中二年(83)中秋

建中二年八月十五,为了庆祝山南东道的大捷,皇帝特意下旨要在太极殿举行国宴,宴请文武百官,前线将士也多加恩赏。

淑妃则是在后宫操持家宴。

恰逢中秋,宫中到处洋溢着喜庆欢闹的氛围。

升平长公主又带着她的小女儿入宫了。端午时,是那般模样,现在看着更精致漂亮了。

升平公主下嫁多年,所出都是男孩,得此一女,自然是会好好疼爱的。

太极殿有太极殿的歌舞升平,后宫也有后宫的管乐笙箫,在中秋这一轮明月之下,众人的心情格外清欢。

至于韦妃,听说是在府中给李谊置办明日出发回鹘的行李,王府中她也有好多事情要操办。

但是唐安公主依旧未曾露面,为了掩盖所谓的皇室丑闻,她仿佛在大明宫销声匿迹了。

东宫妃嫔中,只有太子妃萧静言和良娣王妜参加了后宫的宴会。

李淳还是像上次端午那般,喜欢哄着他那一岁的、还在咿呀学语的表姑玩。果然同龄人才会吸引同龄人。

可是面对王妜,她一如往常的温文尔雅,萧静言不知道说什么合适。

郑瑛怎么不在?

萧静言郁闷着,这样的欢愉,她应该同喜才是。

前朝有酒有肉,那帮文武大臣们自是有的取乐的,萧静言上次贪杯还被李诵逮着不放,现在她是学乖了,只吃了几杯茶。

升平公主在宴会上好一阵转悠,现在是到隔壁王妜那儿了。

她和王妜有什么好说的,一定是在交流育儿经验了。为了不受升平公主的聒噪,萧静言有先见之明的,趁她们聊得正欢,悄悄溜走了。

从宴会上出来,此时前朝的席也没散,李诵肯定是没回东宫了。找地儿消遣,萧静言去了临月阁找郑瑛。

临月阁此时也寂静,紫鸢说郑瑛往大明宫去了。

月色银白,恍如昼日,宫城内都不用打灯,萧静言自己便可以看见路。

从东宫到大明宫,要好一段路程,阮娘一路相陪,她自己则提着一盏六角宫灯去了。

唐安公主所住寝殿,是昔日太平公主还未出阁时的殿宇。即使皇帝和淑妃嘴上不放过,唐安公主还是最让人溺爱的女儿。

听着从殿里传出来的委婉琴声,萧静言知道,郑瑛果然是在这儿。

“大家都是中秋同喜,你怎么这么悲然的曲调?”一曲终了,萧静言放下宫灯,在她们旁边歇下脚,问道。

“我知道。”唐安公主从头听到尾,最有发言权了,“他们这些读惯了书的高雅之士,逢秋便悲,仿佛谁欠他们似的。”

“公主想听欢快的,太极殿、御花园应有尽有,何不早去呢?”听得不讨喜的,郑瑛明知故问起来。

被极限问话,唐安公主努了努嘴,转而向萧静言问道:“皇嫂从哪儿来?”

“宴上你们都不在,我就出来了。”

“你是不想待,我是想去都没地儿去,你们不会是专程来气我的吧?”听了萧静言的话,她更加怏怏不乐了。

“你现在身子金贵,谁敢气你?”萧静言奉承着说道。

“我不管,”唐安公主耍着脾气,玩赖到底,“你们来了就得负责逗我开心。”

“只要你不再闹着要参加今日的晚宴,这儿自然就是你开心的地方。”郑瑛好言好语地哄着,她就算此时闹她也不能做主把她放出去。

“那郑姐姐,你给我消遣其他的吧,我不想听琴了。”唐安公主只能退而求其次,撒娇道。

郑瑛像是已经感到疲惫的,叹道:“一晚上了,全是你不中意的,我这儿实在是没有供你可观的了。”

“谁说的?”唐安公主依旧不饶,“昨日山南大捷,宫中上下都高兴得很。郑姐姐,我能看看剑舞吗?”

听这意思,萧静言心里也亢奋起来,“郑瑛还会舞剑?”

“诗数礼御乐,琴棋书画,郑姐姐什么不会?要不然我皇兄看上她是闹着玩的?”论起兄长的眼光,唐安公主颇为自矜,却没注意到旁边倏地静默的萧静言。

郑瑛则是响亮地拨了一声弦,示意她适可而止。唐安这才乖乖闭嘴了。

“那我给你变戏法吧?”萧静言灵机一动,说道。

唐安公主惊奇,问道:“皇嫂什么时候会这杂技了?”

“刚入宫的时候,向柳昭训学的。”她坦然解释道,那时她也是无事可消遣,便学了一段时日。

“皇兄宫里的能人真不少。”唐安公主感叹道。

“太子妃近来常与她一起吗?”听是柳芾,郑瑛警觉道。

“那倒没有,”萧静言连忙摇了摇头,“她算是听你的话,我也许久未看见她了。”

郑瑛蹙起眉头,她要是真能安分就好了。

——

神龙殿旁的佛光寺里,一对男女正在欢愉残喘。后院禅房的榻上,她被覆压在床,迷离的眼中均是不舍。

“不知道你这一去又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