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现代言情 > 大唐顺宗和萧妃 > 第122章 番外(2)

大历十年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萧静言待在苏州的第五个月。南方之秋不比长安,凉的肆意。苏州城秋天的天空是一望无际的湛蓝,群鸟徘徊,枝上栖息。

她的兄长几天前就奔扬州去了,不用说,他肯定又是留恋于烟花场所。毕竟,扬州城的青楼天下闻名。萧复倒是有了假,得空便被苏州长史和当地几位官员叫去游山玩水、宴饮游乐了。

在苏州城,萧静言并不是交到朋友。城北张家便是苏州长史的府邸,长史的四千金张嫣与她同龄,听说新任萧刺史带了位十六七岁的姑娘,她便经常来看她。

张嫣的家族在大唐并不是名门望族,他父亲便是考了很多年的科举才好不容易考上的进士,考上的时候已经年近四十了,这么多年,辗转各地为官,就是得不到好的升迁,不过好在,今年混上了地方的二把手,仅次于刺史。

张嫣常说,幸亏萧复是个好说话的,不然,她父亲可有好日子过呢。

她有些同情这位苏州长史。在长安,不是名门望族就是皇亲国戚,她生来就是郜国长公主的女儿,在她的家族,她的叔叔伯伯考上进士的时候才二十多岁,甚至不用考,皇帝就会给他们一个恩荫官,长长久久的在天子脚下,在长安城享受荣华富贵。

张长史并不擅长诗赋,他被录为进士是因为他写得还不错的策论。好像张嫣也不是那么吟风弄月,这正对了萧静言的胃口。

她们在一块儿时,经常玩投壶,或者是打叶子牌。在苏州府学,张嫣看上了一位白面书生。张嫣说,他很努力,每日废寝忘食苦学,只为有一年能够高中进士,慈恩寺塔题名。

慈恩寺那个地方她倒是经常去。如果愿意爬上顶层,遥瞰曲江,那是个非常不错的视野。

中秋节这天,张嫣来找她,说这位白面书生过了十五以后,马上就要启程入京了。在十月,所有考生都要往国子监报到。如果科考顺利,得个一官半职,或许他也能在长安寻个落脚之地。

那他还会回苏州吗?萧静言问张嫣。

张嫣并不知道。如果他高中状元、榜眼、探花,说不定就被哪个王公大臣拉去配女婿。

长安是个富贵之地,有多少落魄书生流连忘返,不知归宿。张嫣看得通透。她知道长安并不适合她和她的阿爹。而萧静言和萧复是迟早要回到长安去的。

有些人是长安的过客,有些人是苏州城的过客。

有二郎的信到苏州吗?萧静言问阮娘。

今天是中秋节,她很早之前就写了中秋的信,现在应该到长安了。如果李谊也给她写信的话,今天不可能收不到。

二郎不会忘记给我写信的。萧静言如是言道。

可是她几乎没有收到过李谊的信件了。

她只是苏州城的过客而已,李谊也会忘了她吗?这漫长的八月啊。

独孤贵妃后来怎么样了?陛下那么喜欢她,一定非常不舍得她生病。华阳公主是独孤贵妃的女儿,华阳薨逝的时候,陛下多难受啊。

十月,她终于收到李谊的信。他说独孤贵妃薨了,陛下消瘦得不像从前。陛下是最重感情的人了,昭靖太子,李谊的父亲,华阳公主,陛下的女儿,现在是他的贵妃,接二连三地去了。他怎么能不伤心呢。

李谊在陛下身边,一定也很难受,所以忘了给她写信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