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前面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当需要面对时,就总是要面对的。
全国大赛第三个比赛日。所有比赛场馆都只剩下一个擂台。选手们也不再以赛区分上午下午比赛。而是分成三个时间段进行三场比赛。分别是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
上午比赛时间是八点到十一点。一共十六场依次进行。杨绰因为是在下半区。所以他比赛时间较晚。大概会在十点之后。但要是有大量选手快速取胜。很可能时间会有所提前。
但这并非是杨绰提前到达现场的原因。他会提前抵达现场。只是为了不错过任何一场比赛。
即便都是少年组的业余比赛。但场面上却并不难看。龙江赛区打到后面比赛都很精彩。更不要说是全国大赛。只不过,因为高等级的职业比赛更精彩。所以这些比赛才会被忽略。
所有选手实力都很强。所以比赛虽然有提前的。但不至于提前太多。一般都是提前一两分钟结束。而且大部分都是直接打完全场。通过一分到两分取胜。战平的也有一些。
跟预计的时间差不多。杨绰在十点零几分时登场。他小组赛的第一位对手是被评为整个小组倒数第二弱的东广选手。被评为最弱的自然是杨绰。
所有从上一轮比赛中杀出的选手基本上都是三战全胜。稍微差点的也是两胜一平。就杨绰是两胜一负晋级的。而且,他胜八卦掌还属侥幸。面对形意拳更是开局就丢分了。
在所有人眼中他就是运气好又抗打的选手。但凡运气差点。上一轮八卦掌和玄天要术能分出个胜负来。今天都将看不到他的身影。
不过,面对任何对手。总要全力以赴。杨绰亦是如此。虽然在无情口中。对方是三名对手中最弱的一个。但即便是最弱的一个也比他强。而想要晋级,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他身上拿分。
因此,杨绰开局就全力猛攻。双方同时近身搏杀。
截拳道就是一种近身搏斗的武学。主要以寸拳为主。方式是预判对手攻击。在对手攻击时,提前发动进攻。让对手的攻击打不出来。而自己又在短时间内连续进行攻击。命中对手要害。致使自己能在短时间内击杀击伤对手的一种拳法。
李大龙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他反应极快。出拳速度也快。攻击力也很强,可以做到在对手攻击时,快速出拳或出腿拦住对方攻击。并在之后以比对手更快的速度再打过去一拳或者踢过去一脚。如果打在要害上。自然是能直接一下带走对手。
但杨绰此时面对的对手虽然强。但距离李大龙可是远着呢。而且就如同无情说的那样。这少年并没能掌握截拳道的精髓。就是以攻止攻的同时额外对敌人施加攻击。
或许他学到精髓了。但却因为速度跟不上。所以做不到。总之,他跟杨绰交手。能做到的就是在杨绰攻击时,攻击他的攻击部位。比如杨绰出拳打他。对方就一拳打在杨绰胳膊上。
如果杨绰出脚踢他。他就一脚踢在杨绰的小腿上。让他踢不出来。至于说额外追加攻击。这少年是做不到的。而且,即便只是阻挡攻击。他做的也不是特别好。
总结起来一句话。这少年反应有点慢。更具体的讲,他在格斗时,有着很多新手都会出的问题。那就是老想用技术。也就是学的招式进行攻击。
学招式必然是有用的。但对于新手来讲,真正跟别人打起来的时候。一定要先凭感觉和经验跟对方打。等到出现机会时再上招式快速制敌。
因为新手对招式往往掌握的不够熟练。格斗速度又快。李大龙一秒能出九拳。很多人都以为这速度跟神一样。但实际上世界出拳速度最快的是一名拳击手。一秒能出十三拳。
不管力量强弱。有想用什么招式的时间。估计都已经中好几拳了。但老手不同。为什么格斗类的运动员要每天不断重复练一个招式?前文介绍过。就是为了形成肌肉记忆。
等肌肉记忆形成之后。才可以在实战中直接使用招式。此时对手进攻。已经无需大脑去思考。身体就会做出正确的反应。此时,大脑要做的就是提前进行预判。让自己取胜的几率变大。
由此也可以判断出。对手并非是那种自小就学武的人。而是才开始学的。同样也说明对方是一个反应特别快的天赋型选手。在对手攻击后。思考该用什么招式反击,并且还能把招式用出来成功反击。这反应速度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估计可能也是因为看他反应快。所以才会让他学截拳道吧。要是再过一两年时间。等他能够把招式印在肌肉里。变成自己的习惯。他可能也会变得更强。
当然,即便到那时。想要战胜杨绰也是相对比较困难的。李大龙除了反应快之外,力量也很大。一拳力量有一百五十KG。能直接把人打飞。但这少年的力量显然比李大龙差了不止一点。如果他没进入开发潜能阶段自然打不动杨绰。他进入开发潜能阶段。到时就得去打职业了。要么遇不到打业余的杨绰。要么就是遇到同样进入潜能开发阶段。转到职业赛场的杨绰。到时,在两人潜能开发度一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