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都市 > 软肋与盔甲 > 第29章 青瓷

洛伶在陈在洲的记忆里,是太阳,是春江。

时隔十二年,洛伶在陈在洲面前,是蝉翼,是青瓷。

陈在洲穿着棉质拖鞋踱步在木地板上,那只上好的和田玉锁在手中摩挲了一遍又一遍。

周五下午没课,许嫣和陆奈准备去海洋馆参观。洛伶不想那么早回家,就背着书包去了校图书馆。

推理悬疑类书籍——

洛伶一排一排地看着书名,一低头看见书架下方居然有几本和妈妈书架上一模一样的那本《死亡的精准计时器》。

洛伶蹲下身去拿,刚抽出一本,在出现的缝隙里看到一截小腿,上面有擦伤的结痂。

又是陈在洲。

洛伶正准备拿着书去角落里的位置。

有手落到了她肩上。

洛伶回过头,陈在洲的脸贴上来。

洛伶屏住呼吸,心却快要跳出来。“他怎么还是这么好看呀。”

陈在洲用手指了指她手里的书,又指了指自己的,示意洛伶一起把书拿到自动借书台然后出图书馆。

洛伶刚想拒绝,却发现陈在洲手里的书居然是自己曾经整整追了一年的网络连载推理悬疑——洛洲《少一页的日历》。

两人留下借书记录后走出了图书馆。

“能让我看看你借的书嘛?”洛伶声音罕见地有些激动。

陈在洲递给她。

“这本书我在上初三的时候整整追了一年,但是后来作者洛洲绝笔了。网上也没听说有实体书,没想到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居然有。”

再见后陈在洲第一次听洛伶说这么多话,他忍不住笑,“这次是真的喜欢悬疑了?”

“一直都喜欢。”

“我叔叔那里有《少一页的日历》内部发行本,上周我问他借,他说他没时间找,让我去学校图书馆借。你要是喜欢,我明天去他那里仔细找找,下周给你。”

“有点麻烦你。”洛伶不想承陈在洲的这个情,但她确实特别想要一本实体书。

“不麻烦,真的不麻烦。”

“那太好了,谢谢你。”

陈在洲径直去了陈景行家,家里罕见地拉开了窗帘,在夕阳的照射下也透露出难得的家的温馨。

“小洲,快过来。”陈景行以一种陈在洲没有听过的音调叫着他。

陈在洲感到奇怪。

家里多出了一个女人。

她正坐在沙发上笑靥如花地看着陈在洲。

“你就是陈在洲呀,我叫季舒,是对面新搬来的邻居。”季舒边说边招呼陈在洲坐下。

“哦,你好。”陈在洲皱着眉头应答着,然后不明所以地看着陈景行,想知道为什么这个女人俨然一副女主人的模样。

陈景行局促得搓着手,好像他是刚刚进门的客人。

“季阿姨,您有什么事吗?”

“哈哈哈哈,知道我跟你叔叔一个辈分,叫阿姨就对了,我没什么事啊,我给你叔叔送点我做的饼干。”季书一点也不见尴尬,反而自然地指向餐桌上那一碟饼干。

“不好意思啊季阿姨,我问一下,你做饼干肯定要放鸡蛋吧,我叔叔对蛋清过敏,可能没办法吃了。”

“那可真是不巧了,那就给你吃吧。”季书一点不恼,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我先走了,你们叔侄俩说说话。”季书意味深长地看了陈景行一眼,走出了门。

陈景行刚想解释什么,陈在洲却转身进了书房。

“找什么呢?”

“我那本网络的试读本。”

“哟,不是都发了微博声明说绝笔了。找试读本干嘛。”

“送人。”

陈景行没接话,他走过去,在墙角的保险柜蹲下,在圆盘密码锁上轻轻转两圈,“咔嚓”一声。

“不是什么重要东西干嘛放在这里?”陈在洲挑了挑眉。

“谁说不重要。”陈景行拿了一本亲签递给陈在洲。

陈在洲坐在椅子上,面前电脑屏幕透出的光映着他的脸,略显骨骼感的线条变得柔和——

屏幕中显示已经成功登录的洛洲的账号。

洛洲就是那本连载《少一页的日历》的作者。

洛洲就是陈在洲。

当初随手注册的账号,初二坐在陈景行书房里把那本文德司洛夫·雷维坚科的《死亡的精准计时器》翻了一遍又一遍,在很多睡不着的黑夜里,陈在洲尝试敲下一个又一个字,构成一本推理的雏形,然后丰满它。

陈景行发现陈在洲的连载作品时,《少一页的日历》已接近尾声,“洛洲”的微博账号也有了近10w粉丝。

在陈在洲初三的那个暑假,陈景行托朋友印了数十本这个已完结的网络,自己留了三本,给陈在洲准备去读的高中图书馆送了两本,其余的就送给了自己圈内的朋友。

陈景行手中的三本,一本被自己翻得从薄变厚,又从厚变薄,上面密密麻麻的留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