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恢复。王则就觉得自己的神魂似乎变得比以前活跃了很多。也坚韧了很多。神识外放之后。那神识的强度,也比之前提高了一成半。
神魂提高一成半,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要知道,神魂的修练可是往往比修为道法还要难练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古人诚不欺我。
不过,好像王则的东隅也并未失去。
神魂思维完全恢复,王则就觉得自己的脑子已经转的还快了很多。既如此,王则就再次投入到了真武十三卷的研习中去。而这一次,效果果然比之前要好的多。
虽然那些艰涩古奥的文字依然让人难以理解。但是现在王则的思维变快了。就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法来推论那些文字。然后再用心境去用心地感悟。
继续窝在密室里,王则心无杂念。不断思考,不断感悟。每时每刻,王则活跃的脑子里都会凝聚无数的念头,同时,又有无数的思维在他的脑子里散开。
一天,
二天,
三天,
十天,
十五天,
大概是这次神魂思维格外活跃的原因,这一次,只用了半个月王则的神魂思维就再次耗尽了。比上一次足足快了一个月。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应该是好事吧。毕竟,这代表自己的效率又提高了。而效率的提高,往往就代表进步。
“接下去,就继续休息吧。就算是为了修练神识也值了。”
王则说道。然后再次出关。
而这次的出关,鲜于台等人没有找来。倒是大陈世家的人又来请王则,王则想着左右无事,便去逛逛。去大陈世家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去吃了顿吃。和大陈世家的子弟们比划了比划。现在对王则来说,大陈世家的子弟已经不够看了。虽然也是天骄,但是和中州论道会上的相比,还是差了一些。
从大陈世家回来之后,王则继续休息。看山看水,走马观花,比划剑。而他最喜欢的休息还是随心所欲的比划剑。
什么都不用想,就是拿着剑随心所欲地做动作就行。甚至就连做了什么动作都不必记住。
而这一次,王则只用了八天时间就再次将神魂思维完全恢复。效率再次提高。王则的神魂也得了再一次的增长。只可惜,大概是第二次的原因。这次王则的神魂只增强了一成左右。没有第一次增长的多。
这也是正常的。任何修练方法,都是第一次的时候最有效。次数一多。效率就下降了。否则,若是一直这么增长下去。那也太恐怖了。并且也不可能。
想想也是,古往今来多少人。若这种方法真的可以持久,早就成为各个宗门家族的教导子弟的法宝了。怎么可能别人都没发现就他自己发现了呢?不现实。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这种方法效果是有,但是不能持久。所以不会被当做正统的修练方法教给后人。
王则也不贪心,神魂增强本来就是意外之喜。不能增强了也没有怨言。最重要的,还是对真武十三卷的感悟。
第三次闭关,第三次研习真武十三卷的第二卷。而这一次,王则的思维活跃性降低了多。专注性提升的多。
“好的。活跃思维可以给人更多思路。但最终还是专注的思维更有益对道法的感悟。”
专注的思维让王则心无杂念。一心一眼只有眼前的真武十三卷。而这一次,王则又将真武十三卷的内容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这一次看得格外的仔细。
而这一次看完,王则明显发现了和上次不一样的东西。
“果然,自己之前是想差了。身不止是自己的‘身体’和‘剑身’,还有他身和它剑。知彼知己,方施一剑。但是剑光火石间,又如何做到知彼呢?‘他身’‘它剑’繁是众多。这真武十三卷的第二卷汇总到最后只有一招。这一招如何应对那么多的‘他身’和‘它剑’呢?”
王则心中猛地一怔,突然大叫道:“本源。”
“‘他身’‘它剑’众多,但终有一个本源在。只要抓住了本源,就抓住了……不对。这世上的本源也是众多。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本源。而且每一个人的本源都不一样。不可能如此简单就行。”
王则继续思考。发散思维,从小处想到大处。从大处又想到广处。不由的,王则就想到了自己身处的宇宙。想起了关于宇宙大爆炸的传说。
传闻,宇宙的起源就是一个点发生的大爆炸。然后由这个大爆炸扩散出去就是宇宙。宇宙中布满尘埃颗粒,尘埃颗粒彼此吸引,形成星球。星球生生灭灭。诞生了生命。生命中又出现了人类。人类开始发展,吃喝住用,彼此交际,使用工具,工具中出现了武器,通过使用武器又诞生了武道。武道衍化,又生成千万道。最后,有武者追本溯源。
王则的眼睛猛地一睁,追本溯源?之前的自己真的叫追本溯源吗?
只是追寻到自身,也叫追本溯源?那自身又是哪里来的?自身的本源又是什么?
一时间,王则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