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璃脑海中细数着这半月来,她住在定国公府,姨母给她定做衣服和首饰,都是她在京城外面不曾见过的好东西,这府中二等丫鬟的月钱竟然和自己在家中的月例一样多。
在京中她能第一时间就穿上‘锦绣坊’推出的新款,还能戴上‘金玉阁’整套的首饰头面,不像她在县里总要攒上两年才能去府城买上一件‘金玉阁’的簪子或是镯子,还是在京城已经比较普通的款式了。
只有过年的时候,娘才会允许她去‘锦绣坊’定做一身新衣服,但是款式也是京城挑选过的了。
在这里也没有对她阴阳怪气的嫂子,时日一长还能跟着姨母出席各家的宴会,结识京中的高门的千金贵女,让她也挤进这个圈子里。
对,不能走,必须留下来。
留下来就有机会与表哥相处,只要是表哥喜欢上她,同意将她娶进门,就算是姨母和姨父也不能阻拦。
“娘,我不想走,好不容易来姨母家一趟,还没有多陪陪姨母呢。”
王梦璃对着王苏氏撒着娇。
这样娘会更容易妥协。
“这......”王苏氏并不是拎不清的人,明知女儿与外甥的事情无望,自然不想留下女儿越陷越深,断送了她与妹妹间的情分。
更何况,她的女儿她了解,她也并非是真心喜欢外甥这个人,而是被他的身份迷了眼,当然,她不也是一样的么。
可女儿这样当着大家一说,她也不好拒绝,恐伤了女儿的面子。
“梦璃,你已经十六岁了,若是顺利今年肯定就要定亲了,还是多花时间陪陪你娘吧,姨母这里一切都好,不用你惦记着,更何况还有你表嫂日日陪着我呢。”
女子一旦成了亲,日后再想多陪陪自己的爹娘都会变成一种奢侈,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绊着你,一般回娘家住的时间一长,公婆不乐意,娘家的嫂子也不愿意。
在未出阁前多尽尽孝心。
牧苏氏心中怎么想自是怎么说,而且也并不想让她留下,毕竟她对自己儿子存着心思,自己若是留下她,就会伤了凝儿的心。
婆媳的感情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矛盾同样也是,凝儿既然真心待他们夫妇,他们自然也要全心全意对待她。
设身处地一想,若是自己的亲女儿在婆家面对这样的事情,自己心里会什么感受,什么想法,那就避免这些的发生,莫要让这些事情影响了她们婆媳的感情,进而一步影响他们夫妻的情感。
“可......”王梦璃还想为自己争取留下来。
牧时景见乔悦凝都吃饱了,他也差不多了,就先放下了筷子不再吃了,避免她不好意思先吃完还得继续吃,把自己吃撑的尴尬。
果然,乔悦凝见他先放了筷子,她也就把筷子放下了,用手帕擦了擦两边的嘴角。
他自是知道为何王梦璃不想离开,京中她也不是只有自家一门亲戚,外祖父、舅父一家也在京中,只是没有他父亲的官位高而已。
“姨母若是不忙,就晚些时候走,多陪陪外祖父、外祖母两位老人家,正好趁着这机会,在京中为表妹挑挑夫婿,早日定下来也好,日后姨父也总归是要回京不能在外面做一辈子官的。”
牧时景说话虽然是提建议,却让人不自觉的听从,有种拍板而定的意思。
王梦璃是想留下来,因为什么原因都好,唯独不能为了婚事,那她和表哥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我还不想定亲呢,更何况我对京中那些公子哥都不了解,我可不想嫁给一个我不认识、不了解的人,更不想嫁给一个丑的。”
乔悦凝心中暗想,你认识有了解还长得好看的,可不就是你表哥了,想得还真美。
合着婆母的那番话她一句都没听进去,这姑娘,留下也得有的折腾呢。
“时景说的是,但姨母也得尊重你表妹的意见呢,毕竟成婚是一辈子的大事,能选个心悦彼此、彼此了解的也是好事。”
王苏氏也不想女儿婚后生活过得凄苦,能找个知冷知热、像牧家一样不纳妾的最好。
“这倒不难办,京中最繁忙的就是层出不穷的宴会,到时我带梦璃多跑跑总能碰上合自己眼缘的。”
这些各种名目的宴会大多数都是为了借着各种由头让未婚男女相看,或是定亲男女彼此加深了解。
“不过梦璃你自己心里有个谱,高门大户规矩多,而且可能会瞧不起你,小门小户也并非全是想要踩着你一步登天的,家风和人品才是最主要的。
门当户对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苏氏就这么一个女儿,满心为她打算,这也是她看了妹妹和外甥对乔悦凝的态度后就放弃帮助她的原因。
若是豁出去这张老脸让牧时景成功纳她为妾,她日后的生活也不好过,乔悦凝是圣旨赐婚,又是正头夫人,谁也无法撼动她的地位,婆婆喜欢、夫君疼爱,出身的府邸也要高出她一大截,她长得也没有乔悦凝好看,就这样的小妾想起来都觉得膈应,谁还会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