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上课时,刘斤由不住的哈气连天,老师在讲台的语言犹如一支催眠曲,最后终于爬上课桌上进入梦乡。好在他现在还没有打呼噜的习惯,不然刘斤这门课指定挂科。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刘斤总感觉在课堂上睡的特别香。
课间休息,刘斤不用人叫就自动爬了起来,仿佛老师一不讲课,他就失去了睡眠的动力。
小恬片刻,让刘斤精神抖擞。课间又卖出去将近十张卡。
一下课,刘斤就跑回宿舍,生怕耽误了生意。
舍友们迟迟归来,刘斤立马和马烽交代一声:“有人买卡帮我卖一下,我去上趟厕所。”
没有听清舍友们的调侃,也没有等来马烽的应允,刘斤一溜烟跑了出去。
上完厕所,刘斤又去舍管大爷那里买了套豪华方便面。
所谓豪华方便面套餐,就是一袋儿面,两个鸡蛋,一根火腿肠,一包榨菜。
刘斤喜欢把一个鸡蛋的蛋黄碾碎,让蛋黄彻底融化在方便面汤里,那味道……绝绝子。
看着刘斤泡面,陈晓勇不禁说道:“掉钱眼儿里了?晚饭就这么凑合?”
“没办法!借钱的虽然不催咱们,但有能力早点还就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钱还了。”刘斤真不是找理由,他就是这种人。
“好后生(小伙子的意思)!”陈晓勇用方言夸奖道。
“人品不错!”马烽也由衷的夸赞。
“四两哥,好榜样!”叶芳竖起大拇指。
“……”舍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夸赞刘斤。
宿舍就留下刘斤一个人的时候,泡面已经可以吃了。
用过晚餐,刘斤随意拿起自己的一本书,把双色球中奖号在对应的页码处都画了圆圈。
刘斤四十多年的经历告诉他,永远别对自己的记忆力太有信心,两手准备才能有备无患。
对系统的依赖不能太重,再有新的答案,不再重复先前的答案也完全有可能,刘斤可不想有任何意外出现。
刘斤的思维中,那五百万已经是囊中之物,这要是丢了,他能后悔一辈子。
晚餐时间一过,上门购卡的顾客就陆陆续续的前来,一中午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学校里,201卡是刚需,两块钱的优惠足够一顿饭了,力度不可谓不大,足够很多人趋之若鹜。
一时间六号楼125宿舍门庭若市,顾客络绎不绝。
不到九点,刘斤的201卡再次销售一空,竟偶然间形成了饥饿营销的套路。
这样下去,纯利可能不止一万,这种必须品,说不定谁就会多备两张。
九点以后,躲在外面的舍友才先后回来,刘斤一个劲儿的道歉,好话说了一箩筐。
可爱的舍友纷纷表示理解,并宽慰刘斤,他们本就要利用这段时间去教室温习功课。
那个年代的人还不是那么自私,得知别人有难,都乐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伸出援手。
不得不承认,挣钱真的有瘾,刘斤现在的态度是乐此不疲。
刘斤没有急着给李哥打电话要货,因为还有一个问题摆在他面前需要解决。
卖了两千多货款,有将近八百的饭票。宿舍里就数马烽和陈晓勇还富裕点,但也肯定不会换这么多饭票用,刘斤也不太愿意再麻烦二人。
刘斤开动脑筋,忽然灵机一动。舍管大爷那里每天收这么多饭票,肯定有渠道换现金。
刘斤来到舍管大爷那里,先买了包软白沙才道明来意。
那个年代的人还是善良的,虽然和刘斤是竞争关系(舍管大爷代售IC卡),也终于和大家口中勤工俭学的人对上了号。
舍管大爷二话不说,把所有的现金全部兑换给了刘斤。尽管如此,刘斤手中的饭票仍有一百多块钱。
不过这点问题就好解决多了,在隔壁宿舍转了一圈儿,刘斤的饭票就全部换成了现金。
解决好问题,刘斤立马跑到一个IC卡电话庭。是的,刘斤没有给自己留下哪怕一张201卡。
和李哥约定好,刘斤迈着轻松的步伐返回宿舍。
九点半,宿舍里马烽和陈晓勇还不见踪影,刘斤掐指一算,这两浪人多半是在雁栖湖。
雁栖湖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点,与刘斤所在的学校比邻相连。学校有条小路直通雁栖湖畔,重要的是不用花门票。
刘斤在大学期间,无数次去过雁栖湖,到毕业都不知道它的门票卖多少钱?以至于他现在都没有具体印象。
见刘斤拿起手电准备出门,冷骥顺口问道:“干嘛去?四两!”
刘斤转过身,神秘兮兮的说:“走,带你抓奸去!”
去往雁栖湖畔的小路实在太黑,刘斤一个人去还真有点害怕。
“走!”冷骥一听抓奸立刻来了兴趣,二人相随着出门。
尽管有手电照着,尽管两个人挨的很近,冷骥还是提议说:“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