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大雪落京城,再加上朱厚熜以雷霆之势将内阁首辅严嵩父子拿下。
此所谓天威难测。
一时之间,整个广场上数百位朝廷官员呆愣的看着位于楼台上的朱厚熜。
淡薄的道袍随风而动,猎猎作响。
漫天风雪之下,嘉靖皇帝的身影无限拔高,好似高高在上的天穹一般。
这时候,所有人都觉得。
他们大明的皇上,嘉靖帝,莫非真的成仙了。
要不,这怎么说下雪就下雪了。
而此刻,感受更深的却是司天监的周云逸。
作为司天监的监正,他是不相信天人感应这一说法的。
原本他就是想要借天象变化,上书谏言,想要搬倒严嵩父子这对奸臣。
天象变化只是他的手段而已。
但现在,皇上说朝中奸佞,拿下奸佞就会降雪。
这就真的降雪了!
这是巧合?
不,这绝不是巧合,皇上他修道真的要成仙了?算到了今天会下雪!
又或者,皇上说的所谓上天托梦是真的?
只不过不论如何,今日之后整个大明官场,只怕是变天了。
不过很显然,
今天即将发生的事情,远远超过了在场所有人的想象。
就在他们以为,朱厚熜雷霆手段抓捕严嵩父子,已经是惊天动地的事情的时候。
朱厚熜却是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朕,上受天命,察觉现今的税法已经是沉冗繁杂,不但影响朝廷征收税负,更是让以严嵩等奸佞不法之徒从中牟利,良善百姓被欺压。”
说到这里,朱厚熜锐利的目光扫视向周围:“因此,朕欲行改革,以‘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为新税法。不知列位臣工以为如何?”
就在朱厚熜说话的同时,他身边的太监将一份黄帛从城门楼上抛下。
哗~
这上面写的自然是一条鞭法,以及摊丁入亩的实施细则。
一条鞭法,原本就是嘉靖九年时候,桂萼所提出的。
到了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之发展然后推行全国。
宪法规定将天下各个州府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税合并一条,折算银两收取。这在当时若是能够施行下去,说不定还要为大明续命三百年。
毕竟,施行一条鞭法,朝廷的收入肉眼可见的增长。
大明官军又是出了名的满饷不可敌。
朝廷有钱,能够给官兵正常发饷银,什么农民起义,什么后金满清鞑子,什么倭寇匪患,只怕轻而易举就能荡平。
当然嘉靖现在的推出的新法,却是更进了一步,将丁口税也折合进了田亩当中。从此以后,无地的农民将不再负担丁口税。
这绝对是翻天覆地的变革!
在场众多官员看着那数丈长短,一丈多宽的黄帛。上面的文字足够大,只要不是老眼昏花,基本上都能够看的清楚。
所以,现在这些官吏一个个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们这些人不是傻子,自然一眼就看出这法令当中的蹊跷来。
这新法是要动那些地主的根啊!
这皇明天下,实际上有一个奇怪的地方,那就是自永乐到如今的嘉靖朝将近半年时间。
讲道理,这已经是一个皇朝的‘壮年’时期,按道理天下各行各业应该是蓬勃发展,朝廷的收入也应该是节节攀升。
但是不然,人口增长,耕地变多,甚至于赋税也是越收越多,种类比之洪武朝时期多了不少。
但是朝廷的收入甚至比不过洪武朝和永乐朝。
这怎么可能正常。
说到底,那些本应该是朝廷收取的赋税,都被这天下间,大大小小的地主给‘贪墨’了。
而这些地主前面,就是整个大明大大小小的官吏。
嘉靖此举,施行改革,通行新法,这就是要和全天下的官吏、地主争利。
所以,这个时候。
不少意识到其中问题的官吏,这个时候,当然要‘阻止’。
“皇上不可,此法万万不可。祖宗之法不可改,贸然推行此法,可是违背了太祖高皇帝定下的成法。”一个官吏搬出了洪武时期成法来阻止。
当即就有几个官吏跟着附和。
洪武四年,颁布‘成法’并言说道,祖宗之法不可改。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理由。
可惜他们面对的是朱厚熜,朱厚熜可是几乎要和老朱‘称兄道弟’了。
所以,什么祖宗之法不可改,他分分钟就能拿出老朱亲书的圣旨来给他背书。
“太祖高皇帝曾言,只要是利国利民之事,万法可易。此言记录在太祖遗录当中,尔等若是不信,下次朝会便给你观看。”朱厚熜云淡风轻一笑。
此言一落,广场上顿时寂寂无言。
虽然他们从没有听闻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