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多云转阴
今天是周一。
帝都的周一的早高峰,那叫一个酸爽。小唐下到九号线站台,排队挤进了车厢,夹在帅哥美女之中,立马感到四肢挪不开、热浪滚滚来。出了地铁上了长安街,感觉浑身还是有些冒汗,于是索性脱了外套手拎着,戴着帽子光穿件长袖。
小唐这样拎着衣服进了办公室,被同事看到奇特的造型后,纷纷打趣:“唐哥,你说你这是热吧,还戴顶帽子;可要说冷吧,只穿件长袖。奇葩的中年油腻男人!哈哈哈哈。”
小唐顾不上反驳,拿了饭盒就去打饭。打完饭回来,已经七点五十,看到牛处也来到办公室等着处交班。
十一处办公室就一张单人沙发,牛处来自然是上座。沙发和电视中间,空间很大,摆放了一张茶几。大家陆续吃完饭,纷纷拿了折叠凳,围绕着茶几面对牛处坐了下来。
八点整,牛处清了清嗓子道:“时间到了,咱们交班。”
万副处长翻开记录本念道:“一,胡政委上周五晚召开全局视频会,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具体要求是: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立足本职抓好落实;三是有条不紊外松内紧。二,11月14至18日落实百分之五十人员值班备守,期间无突出情况。汇报完毕。”
牛处听完汇报,点了点头,喝了口茶,悠悠道:“大家都知道,10月底以来这半个多月国内外大事频发,全局上下领导们都忙得脚不沾地了。我们处全体人员也要有紧迫感,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
“是!”
牛处环视了一下斗志昂扬的手下,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周日局里对处职领导进行了调研工作考察,最后新来的胡政委的发言令我警醒。唐科,这是一篇文章,胡政委给我们逐字逐句念的,是有关“两个结合”的重要文章。你来给大家念一下。辛苦了。”
“是。”
小唐接过来一看,是《求是》杂志,遂念诵起来: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 铁凝
文化是民族血脉里奔涌的长河,大河汤汤,沾溉着我们的心灵,把我们从根底上连接起来,凝聚为不可分离的共同体;文化是时代精神的火焰,辉映着我们共同的梦想,迸发着一个时代的光芒和力量…
…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在《说文解字》中,“明”字的解释是“照也”。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历史上,追求“明”、光大“明”,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明就是“光”,就是照亮我们自身和我们周围的世界,当人类学会了主动取得火、制造火,走出蒙昧的崎岖路途便被照亮了,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从此不断扩展,这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巨大进步,更为人类的精神觉醒提供了可能,而觉醒之后的精神,又为人类改造物质世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能动力量。正是在这种本体论意义上,人类进步就应该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的过程。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整个文化领域,是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最为根深蒂固的所在,也是它在根本上最为坚持、最为自我保护的所在。一个文化上孱弱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缺乏文化认同的国家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必然陷入混乱和衰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一个中国人,当他和世界各国的人们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时,他的文化就是他的祖国,就是他的底气、骨气、精气神之所在。越是全球化,越是走向世界,就越需要坚持民族文化的根性和本位,越需要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自觉和自信,越需要精神上的强健和团结。也正是在这种认识论意义上,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火炬,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新时代新征程上,只要精神和文化之火熊熊燃烧、光芒照耀,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摇、奋勇向前。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两个结合”为担负新使命、创造新文化开辟了广阔道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为新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指出了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巨大空间。尤其“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有力地启迪和激励着广大文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深刻体认我们伟大文明和伟大传统是我们一切创造和工作的根基所在。在中华大地无处不在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场,流连于那些器物、那些书画之间,我们都会深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不只是书本里遥远的知识,而是最真实的存在,是“气场”和“呼吸”,召唤起我们的亲切默契,让我们知道,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应该走向哪里,这就是文化的主体性。“第二个结合”所带来的文化主体性的自觉,正在有效地转化为新时代作家艺术家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