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时文人墨客好与青楼女子谈论古今,倾吐苦闷之事,是以一般的读书人还会以能结交到青楼中有才华的女子而自傲。
李娘子瞥了一眼雕花窗外的柳枝,楼外流水波光粼粼,斑驳光影投射到屋子里,她放下手中茶盏,转头看着嬷嬷检查那几个孩子。
教坊的嬷嬷仔细挑选出来三四个小女孩,不过八九岁的样子。一个身形肥厚,着褐色葛衣的嬷嬷走上前来,“可别看她年纪小又没有经过训练,这个是这几年里少见的好苗子,别的不说,光看这样貌,我猜你那处定是没有的罢。”
金陵的教坊司隶属礼部,在这里养出来的好苗子可以转手高价卖给民间青楼。因着教坊司的嬷嬷与媚香楼的李娘子来往密切,教坊的嬷嬷自然也知道媚香楼的姑娘资质,这几个小女孩是她特意带了来的。
李娘子不由得走近了再端详那个小姑娘容貌,只见她小小年纪已窥得清秀可人的模样,一双如水清澈的眸子灵动俏丽,秀发尽数盘成双丫髻,粉嫩的丝带自结鬟处垂至耳侧,身量未长,可是她身上的书卷气息却是从骨子里渗出来一般,目光上移,看到这小姑娘清冷倔强的眼神,不似两旁的姑娘露着不安或期待......
李娘子锐利的目光一扫,便看出这小姑娘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走上去捏起她的下颔。
眼见得李娘子要看出端倪来了,那嬷嬷立马瞪住那个小姑娘。
那小姑娘的余光瞥到嬷嬷耷拉下来的嘴角,知道不按她心意做事的后果,便缓和了神色,一双清亮的眸子眨了一下,很是温顺地与李娘子相对。
“叫什么名字?”
“回娘子的话,奴婢姓吴,名为清棠。”她笑了一笑,笑靥如花,仿佛把人心都化了。
李娘子原以为她是个没驯服的,生怕领回媚香楼去会坏事,不想她这样乖巧懂事,不禁点了点头。
那嬷嬷趁机凑上来道:“她父亲便是上个月在苏州被处斩的吴习,就是那个东林党人,我同那边的人熟,他们见清棠这丫头长得不错,才给我送来了。这些犯了事儿的官宦女眷最是老实了,娘子不必担心。”
再瞧了瞧其他姑娘,李娘子最后决定携了四个小姑娘上了车。马车一路颠簸,不出半个时辰便停在媚香楼后门,有侍女将四个小姑娘抱下来,几人跟着李娘子往院子里走去。
江南贡院与秦淮旧院不过一江之隔,文绍峰在书院时常见青楼女子与士人夜游秦淮河,也早已是秦楼楚馆的常客。此时一来到媚香楼,见着平日好友,便与人介绍侯方域。
众人见这侯方域不过十三四岁,却是一派稳重的作风,只道是要他时常到此处与人交谈才好。
侯方域一身玄服,腰间配了金色带子,莫名与旁人格格不入。他却不予理睬,直至听人说起魏党一事才望过去。
众人之中有一着蓝色锦袍的年轻人道:“若不是东林党的腐朽老头,我们何至于争来争去的?这事儿闹得没个停歇,谁也得不着好。”
又有一人道:“哼!那些没根的东西懂什么?”
听到言语过分的地方,文绍峰不由得往侯方域这边靠了靠,“朝宗,你在京城待得久,见识多,依你看,魏党和东林党人谁才是为了国本。”
侯方域虽不愿与众人争辩,但是文绍峰待他却是真心实意的,是以答他:“我只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现在谁赢谁输比的不过是谁的计谋高超,能掌控当下局面,并非能代表谁是真心为了朝廷做事。不过,依北狄攻势,很快便能分辨出谁是为了国本。”
这话似乎还是听不出来个答案,文绍峰正想着追问一番,却听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打骂声自后院传来。众人在戏台下不知里头发生了什么,直到有一两个客人看到一个老嬷嬷举着藤条编织的鞭子一下一下地抽向一个小姑娘时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可惜了,这么好的一张脸蛋,偏生是个倔的,这下可有的苦吃了。”
“可不是,小时不听话,养大了也就是个白眼狼,打得好!”
“这是新来的吧!怎么这么不听管教?”
听着他们冷嘲热讽的言语,侯方域忍不住走过去,不过一丈的距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姑娘被人残酷地抽打,粗壮的藤条将她身上的薄衫抽裂开来,露出新伤旧疤交织的肌肤,真是令人触目惊心。正当他想离开时,忽闻那小姑娘微弱的声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气息极其虚弱,再仔细一看,那小姑娘面容清丽,已是疼得泪流满面,仍是不肯说一句求情的话,一旁的姑娘们看得惊心胆战,都觉得这小姑娘很可能就这样被打死,或是从此被丢到后院做杂活。
“住手!”
那举鞭子的人听得不远处的侯方域开口制止,只当他要多管闲事,可是看着侯方域的气质非寻常客人能比,身上的衣服料子也是上等的,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讪讪住手。
“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侯方域低头看着她,洞悉她神情变化后,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