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673章 视余面

第673章 视余面于是,伴随着卯时三刻到来,太阳渐渐升起。

八百多名进士从配角彻底变成旁观者,排着整齐的队列。

他们和将要参加仪式的朝官们站在一起,站在道路的旁侧。

他们和那群朝官们一样,眼神中带着好奇、羡慕、酸等等情绪。

他们仔细的审视着这六名前不久通过科举考试而名列前茅的天之骄子们。

唯有那些不苟言笑、装备精良的甲士们,一个个仰首挺胸,庄严肃穆,目不转睛、一声不吭。

不久之后,军乐队奏响隆隆的鼓声,嘹亮的号角那悠远的声音传向远方,皇宫大门缓缓打开。

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文武百官的队伍先行,进士们的队伍在后。

紧跟着要上朝的队列,步入皇宫。

按照礼制,皇宫之中行走,需要低头,不能抬头张望,以示尊重。

虽然如此,进士们内心的激动还是不可按耐的。

对于一些寒门黎庶出身的那些进士来说,这里原本或许是他们一辈子不可能踏入的地方。

这种梦幻般的感觉,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

他们亦步亦趋,小心翼翼的跟上前面人的步伐。

然后很快他们便抵达了帝国权力运作的中枢,举办朝会的临华殿。

这里是当今皇帝举办历次大朝会、各种宴会、国宴,以及一些祭祀活动的地方。

皇权便是在这里得以彰显,凡是能在这里参与一场会议,哪怕没有什么发言,也已经可以算作是国家重要人物了。

当然,这是外人所认为的,实际上,朝廷真正的大佬,真正牛逼的人物在尚书台、在内阁、在军机台。

当然,这对刚刚进入官场的大多数进士来说,就要求太过了,只要能见到皇帝的面,对现在的他们来说就够了。

毕竟很多人实际上终其一生都没机会见一见皇帝的长相,声音又是如何的。

更别说近距离接触了,大部分朝官都没有机会近距离与皇帝接触沟通。

天下成千上万的官吏,九成以上的也是没有走到皇帝面前过的,说过话的。

因此,那六名进士是值得羡慕嫉妒的,这科举三鼎甲不仅能和皇帝近距离接触、交谈。

还能得到皇帝亲自给予的勉励和赠礼,这是何等的荣耀,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啊。

很快,礼部侍郎便出面宣读皇帝的诏书,宣告典礼流程。

然后黄门侍郎黄皓走出临华殿,宣读刘禅的诏书,勉励莘莘学子。

然后一甲、二甲、三甲皆有不同程度的钱帛赏赐。

随后便是一阵奏乐敲鼓,众多内廷宦官和国家低级官员托举着汉朝官员服装缓缓入场,一人对一人与进士们面面相对。

然后平民学子的服饰就此脱下,褪去褐衣,着上官服,大部分进士都是当众脱衣服。

而文武三鼎甲则是更庄重些,他们在黄皓的带领下,登上那高耸的阶梯,步入临华殿。

石苞、罗式、程祁、胡济、钟离牧、蒋斌。

一寒门出身、三士族子弟,二豪强子弟。

没有底层黎庶出身的子弟,黎庶群体在教育界太劣势了。

这样的劣势还要持续很多时间,普及教育的基础在经济条件。

社会还要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提高物资基础才能更进一步的普及教育。

慢慢来吧,刘禅如此想着,反正军队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且能维持很长时间的这种局面。

就比如南方水系发达,刘禅要求工匠们将研发的主要精力放在水利方面。

有人认为现有的工具已经相当先进,只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开发南方即可,没有必要将精力浪费在研究新工艺器具上面。

于是刘禅便给马钧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发明一件器物,向世人证明自然伟力与奇妙。

倡导大家积极格物致知,发现自然规律利用规律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于是,经过四五个月的研究之后,马钧真的做出来一座水转百戏。

并代表工部在前不久作为贺礼,正式给皇宫进献了那个水转百戏的大型水利玩具。

马钧在一座假山上,雕刻了许多木人、石人,暗中设下了机关,利用水力将它发动,制成活动的“百戏图”。

只要把机关一开,乐工木偶们立即击鼓吹箫,歌女木偶们翩翩起舞。

杂技木偶的表演更是精彩,有的叠罗汉,有的翻滚、抛球,有的在绳索上作惊险的动作。

表演变化多端,惟妙惟肖,极为生动有趣。

刘禅亲自带着百官去参观,看到这些人偶做出千奇百怪的动作后,没有人不感到惊异的。

因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发水利新科技的大批财政拨款顺利在朝堂上通过。

后来那水转百戏的大型器具,刘禅让人搬到太学去了,用以启迪那些学子探究物理科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