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功能可以正常使用。
最后是头盔后侧的瓢虫ir识别灯,黎安将其正常开机,然后打开了可见光,瓢虫灯一闪一闪,在确认无误后,她将其关闭。
头盔后侧电池包的旁边加装了一台fpv警报器,并通过转接线连接上了自己的耳机。
fpv警报器的侧方是一台冲击波记录仪,黎安并不认为这个玩意会有什么用,内伤的伤员是最麻烦的。
接下来是内置在头盔内的耳机,黎安用国产的m32耳机替换了之前的拾音降噪耳机。
...
头盔检查完毕后,黎安开始检查防弹衣。
25式携防一体防护系统,胸前放置了一个三联弹匣包,由弹力绳和k板固定住了30发步枪弹匣。
步枪弹匣包下面用魔术贴固定了一个侧拉式的终端收纳包,其中装备了【apc实态终端】。
防弹衣在胸前有一个内置的魔术贴式收纳包,黎安在其中放了两根不同颜色的记录笔,一本小型防水记事本,一套狙击测算表,还有一套距离对照卡。
收纳包前方则是由molle条固定的终端导航板,导航板中装备了一台公发的地图定位数据板,导航板前方则是一台由魔术贴固定的v60。
向下延伸,一台prc152a,一台tbr002班长电台,都通过内置电台包固定在了防弹背心上,然后由特殊的转接线连接在v60上。
两条弹力硬质侧围与h架共同撑起了这件背心,左侧围上从左到右依次装备了cat止血带,上开口拉链式杂物包,以及一根倒置的cat止血带。
右侧围上装备了一个翻盖式魔术贴收纳包,后方装备了一个分离式注射包。
由于要装备26式军医紧凑型医疗包,黎安并没有装备背板。
前面板和后面板上都装备了gjb vi级防弹插板。
左肩垫靠后的位置上,黎安选择性的装备了一台冲击波记录仪。
由于在队内担任的位置是医疗兵兼任精确射手,所以她的这套配置并不需要手榴弹包及工具包。
...
黎安脱下了防弹背心和头盔,将其堆叠在一旁,随后她开始检查自己的腰封。
由于腰围小,黎安并不能像其他人那样在腰封上装很多东西,所以她尽可能的使用了小型化的molle包。
一条横置的止血带,安全绳,双联手枪弹匣包,弹匣回收袋,下沉绑腿式的面具包(装配了一台m50)。
腰封中段装备了一台内胆式的ifak,再往右就是一个注射笔包,最后是一个下沉式多用途枪套。
重量分担的非常好,也是因为黎安身体的整体素质被病毒加强过,所以,她能轻松的驾驭住这套装备。
装备已经检查完毕,黎安又着重检查了一次枪支,在一切准备完毕后,她直接回到了休息室的单兵床上,睡了过去。
........
在各支突击队收拾好的时候,其他单位也开始在紧锣密鼓的做着准备。
黎安侧着身,蜷缩着身体,她的腹部又开始疼了,那次刀伤留下来的后遗注定会陪伴她一辈子。
过了一会,她还是坐了起来,黎安坐在床边,皱着眉头,思考着情况。
但思考了一会,她总结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没有结果。
黎安沉默。
------
行动前3小时......
1012.38前哨站点,黎安打开了左臂上的识别模块,然后进入了队列之中。
大部分人都在默默准备着。
一名排长坐在装甲车旁,他似乎在嚼什么东西。
z3看出了黎安的疑惑,于是他仔细得观察了一下,然后才说道:“哦,是烟叶,现在不让抽烟了。”
“哦,味道应该不好。”
黎安轻声回道,她单手挎着枪,站直了身体。
几架直升机已经准备就绪了,与黎安相熟的那名机长向黎安招了招手。
没有什么战前宣言,也没有什么士气鼓舞,大家都在沉默中做好了准备。
“石山组上机!做好准备!”
......
“响应z准备!登机!”
“响应b准备!登机!”
......
z组12人逐一登上了z-23b,黎安左手打开了腰封上的安全绳扣,然后登上了直升机。
她将安全扣随手扣在了固定扣上,随后她坐在了舱门旁,并倚靠着机壁休息了起来。
直升机的引擎开始工作,很快,直升机的旋翼便转了起来。
“狙击手就位!”
“特射就位。”
机长查了一遍人数,随后他下达了起飞命令。
“舱门不要关了,吹吹凉风挺好的。”
机长点了点头,随后他回到了座位上,拿起了飞行平板。
黎安的双腿悬在机舱外,她拉下了夜视仪,又一次俯视着她一直守卫着得这片土地。
“还有几个小时,战争就要开始了。”
黎安打开胸前的收纳包,然后取出了记事本,开始逐一检查起了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