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没有被人游说过,只是始终处在观望阶段,不敢拿一家老小的命去赌,如今一看,果然还是稳中求胜最为妥帖。
永安帝看着底下神色各异的臣子,心中冷嗤,这些人不过也是墙头草罢了,不过无伤大雅,他也懒得计较。
等众人安静下来,永安帝又开口道:“朕养病这些日子,多亏众爱卿帮着两位公主处理朝政。对于你们心心念念的立储之事,朕想了想,也该提上日程了。”
闻言,本就有些安静的大殿顿时针落可闻。
不少人已然听出皇帝的弦外之音,心中已经预想到了答案。
“朕的儿子们一个赛一个的不成器,老大只爱诗书,老四生性自由,与周大人之女订婚后便出去游历四方,说要编纂大齐地方志……”
朝臣们耐着性子听着皇帝将自己的儿女批判得一无是处,连平日里最疼的小女儿都数落了一通。
秦颐一听得无奈,父皇估计还是在生她以身涉险的气呢!
可她也只是最为一个引子罢了,最后时刻,那些黑衣人都被路霁安处理了,至于蕙兰……
秦颐一的眼神黯了黯,成王倒台后,身为成王侍妾的蕙兰姐姐也自由了,在大齐,侍妾算不得正经主子,所以,蕙兰此刻或许已经与她的姐姐找一个地方好好生活了。
她并非以德报怨的人,但蕙兰这些年的确很照顾她,如今各自得偿所愿,是最好的结局。
等永安帝絮絮叨叨数落完,终于说道:“朕的女儿和顺,近年来政绩斐然,昨夜又救驾有功,忠孝两全,爱民如子,立为皇太女,择日行册封大典。”
“此外,周大人升为右相,定远侯擢升为一品亲王,速速前往荆州平乱。”
“臣领旨。”昔日的左相周大人以及定远侯跪地领命。
朝中对此次对于宫变并未出力的臣子眼红不已,周大人也就算了,自己以身入局,差点被曾经的卓相拉下马。
那定远侯府不就是仗着生了好儿子,得了公主亲眼么?
明眼人都知晓这是皇帝要给皇太女的驸马铺路呢!成王都已经要择日问斩了,那群跟无头苍蝇似的叛军还有什么平叛可言!
*
朝中册立皇太女的消息一出,天下震惊,但伴随这个消息的还有宫变当夜和顺公主临危不乱,救驾及时的消息。
酒楼的说书人将当夜的情景说得头头是道、引人入胜,渐渐地,众人似乎已然接受了储君是一个女子的事实,而昔日反对的朝臣们,就算没有亲眼见到宫变当夜的血流成河,也至少有自己的眼线知晓当中的细节。
虽然没有说书人传得离谱,但和顺公主与温阳公主手持长剑,见血封喉的壮举他们还是知晓的。
更何况,没见到宫变第二日朝堂上便少了一大半的人吗,若是他们敢在那时候出言阻止,相信永安帝一定会成全他们与乱臣贼子的同僚之情的。
将朝臣与百姓的议论抛到脑后,秦颐一与秦颐甄带着自己的驸马一道出城游玩。
这是她们这么多年来,少有的悠闲时光。
坐在马车里,秦颐甄还是有些回不过神来,她居然成为了皇太女,这件事若是放在十年前有人与她说,她定然会觉得那人疯了。
她看向吃糕点吃得没心没肺的妹妹,心下叹息一声。
宫变当夜,父皇将除了四哥以外的儿女叫到一处,说要在她和一一之中选择储君,大哥他们都不意外,甚至笑着恭喜。
只有一一,一脸严肃告诉父皇,她不要当什么储君,也不愿当什么女皇,说她做了那么多,只是想要守住身边亲近的人,若是大齐倒了,秦氏皇族倒了,那爱她的亲人都不会在她身边了,她不愿看到那样的结局。
秦颐甄知晓妹妹的想法,但如今的一切都是一一的功劳最大,她又怎能在最后关头享受妹妹的战果。
她看向父皇,以父皇对一一的宠爱,一定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的。
可父皇最后选择了她。
秦颐甄不理解,也不接受,后来父皇告诉她,一一的性子做辅臣合适,但做帝王,到了最后或许会变得跟他一般无二。
她问为什么,父皇说,一一将人命看得太重,只有如成王般做了十恶不赦的事的人,她才忍得下心,但如蕙兰般的人,她便不会动手。
偏偏,作为一个帝王,需要的冷静的头脑,一一很多时候是个感情用事的人。
“比之一一,父皇更相信你拥有杀伐决断的能力,更能坐稳帝王的宝座。”
秦颐甄茫然了,直到一一对她说:“五姐,这个位置本来就是属于你的 ,你乃中宫嫡女,才敢、手腕一样不缺,兄弟姐妹里,没人比你更适合做一个合格的帝王。而我,一直以来的目标都是做大齐最尊贵、最无法无天的公主!”
“好五姐,朝政那么无趣,你看咱们一起处理政务时我每每都要你提醒才愿意去,你就饶了我吧,也实现我的愿望吧!”
最终,她还是应下了。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