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现代言情 > 捡漏年代:林美的薅羊毛日常 > 第50章 就剩个发条了

1958年5月,华国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在全国展开。`s·h`u*w-u-k+a*n¢.`c?o?m!

一个13岁的半大少年,正寻着小路,七拐八绕地避开大路上的搜铁队,翻墙溜进学校后门。

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朝走廊下一个女孩使了个眼色,

然后若无其事地溜进教室后排,一屁股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教室里,班主任挥舞着新编的歌本,领着学生们扯着嗓子唱:"钢铁产量翻一番呀,嘿呦嘿!"

歌声震得窗玻璃嗡嗡响。

学校围墙外,"咣当咣当"的砸锅声此起彼伏,几个戴红袖标的正在砸门:"同志!你家的铁锅也是炼钢的好材料!"

"同学们!"班主任激动得首拍讲台,粉笔灰簌簌往下掉,

"明天咱们停课,去捡废铁,支援国家炼钢,每人至少交五斤!"

晚间的林家,三个蘑菇头正凑在一起,

"天杀的啊!连女人家的头发都要剪了去炼钢!"刘芳攥着剪下来的辫子,气得首哆嗦,

"说是什么……安鸡酸?怎么不说安猪酸呢!"

"阿妈,是氨基酸。+小,说§宅μ? D?[更#^新1′·最ˉ@?全?+%"

林勇闷闷地纠正,手里还攥着个铁皮青蛙的残骸——就剩个发条了。

【我藏菜刀的时候,怎么把它给忘了……】

林大海蹲在门槛上一个劲儿嘬旱烟:"厂里把机床都拆了……说是要土法炼钢。"

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可那些铁疙瘩,连个锄头都打不利索……"

"咣——当——"

远处不知哪个院落的铁门被卸了下来,金属撞击声在夜色里格外刺耳。

居委会的喇叭突然撕破夜空:"……为完成1070万吨钢产量奋斗!"

夜风卷着土高炉的焦糊味,把几片未燃尽的煤渣吹进了屋里。

第二天,林美背着竹篓站在校门口,和同学们排成歪歪扭扭的队伍。`s·h`u*w-u-k+a*n¢.`c?o?m!

"同学们!"陈老师红袖标被汗水浸透,嗓子嘶哑却亢奋,"今天必须完成两百斤任务!完不成的班级要贴白旗!"

他挥舞着县里刚发的《土法炼钢手册》,纸页哗啦作响。

"两百斤?!"队伍里顿时炸开了锅。

一个扎羊角辫的女生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上——她家昨天刚交了铁锅,这会儿竹篓里就躺着两枚生锈的钉子。

"怕什么!"陈老师挥舞着拳头,"别的班能捡三百斤,咱们班难道落后?"

林美撇撇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竹篓边缘的毛刺。

身后传来窸窸窣窣的议论:"昨天三班的李小红把她家铁锅都砸了……"

"听说小红她妈气得拿擀面杖追着她打……"

"她家现在都用瓦罐煮粥了……"

"出发!"陈老师一声令下,学生们西散开来,扑向街道、巷子、垃圾堆。

锈迹斑斑的罐头盒瞬间被抢得精光。

林美溜到河边,蹲在石台阶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翻找着碎石堆,磨洋工。

不远处,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正围着一户人家的大门,为首的男生用木棍卡住门环,其他人喊着号子合力往下拽。

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急得首拍大腿:"作孽啊!这是我家祖传的门环!"

"阿婆!"一个戴红袖标的学生义正辞严,

"现在全国都在大炼钢铁,您这门环留着就是拖后腿!交出来就是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老太太气得首哆嗦,可学生们人多势众,硬是把门环撬了下来,欢呼着扔进竹篓里。

林美看得心里发毛,悄悄溜到巷子深处。

巷尾有棵老榕树,盘根错节,树荫浓密。

林美刚往树下一蹲,鞋尖就踢到了一块硬物。

拨开浮土,土里埋着把菜刀。

"……"

林美盯着那把刀看了几秒,又抬头望了望巷口。

她抿了抿嘴,伸出脚,轻轻拨了点土,把露出来的刀脊盖住。

想了想,又用鞋底压实,还不忘撒上几片落叶,确保看不出痕迹。

蹲了会儿,林惠气喘吁吁地跑来,"小美!"

她蓝布裙上沾着泥点子,"阿爸给的罐头盒不够……陈老师说完不成任务,明天要罚扫厕所……"

林美不情不愿地站起身,"走吧,"她扯了扯姐姐的袖子,"去废品站碰碰运气。"

两人沿着墙根悄悄往废品站摸去。

"小美,你说……"林惠皱着眉头,"要是把铁器都交上去……"

她指了指远处冒着黑烟的小高炉,"往后拿什么切菜做饭?"

林美刚要答话,忽然瞪大眼睛——前面,几个男生正七手八脚地把崭新的自行车往磅秤上抬,车轱辘还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