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古代言情 > 大秦搞基建!我女儿身被嬴政发现 > 第6章你是哪国人

两人走到田地尽头一处井边坐下,一旁的村民给两人奉上清甜的井水。\w?e\i?q~u\b,o^o-k!.?c,o·m_

嬴政走了一路,有些渴了,端起来就喝了一大口,好不容易将那口气卸了下去,却见赵九元却并不下口。

“先生为何不饮这水?”

“只是习惯喝烧开之水而己。”赵九元答。

废话。

她可是身穿,身体保养可太重要了,敢喝生水,要是生病了可怎么办?

而且每次来大姨妈,她都痛不欲生。算算日子,她大姨妈就快要造访了。

嬴政暗道:果真有些娇气,大丈夫哪里在意这些?

赵九元认真看着眼前这位刚经历过亲生母亲背叛,铲除吕不韦政党的年轻帝王。

他眉宇间有着雄心壮志,却也挂着一抹化不开的愁绪。

“刚才先生说一代一代之变革,政有所不明,商君之法当真过于严苛吗?”嬴政正色问。

赵九元道:“先前余也说过,商君之法奖励耕战,军功授爵,适用于扩张,倘若一统六国扩无所扩,彼时该如何?”

“所以我才劝大王思考,何种法度适用于一统?”

“这么说来,先生不反对法治。”嬴政抓住了要点。

“为何要反对法治?”赵九元笑道。-m¢a-n′k?a.n?s?h-u^.`c/o,m′

“请问先生师从何处?”

赵九元接话道:“我自小便随师傅入山修行,此乃我第一次入世,我师从思想家克子,又师从治家毛子,主兼采百家,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嬴政蹙眉,兼采百家,此乃相父吕不韦的主张。

为何眼前之人却说自己是思想家,又说治家?

克子是谁?毛子又是谁?

怎么都没听说过?

不过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八字,又十分精妙。

赵九元要是知道嬴政所想,必定要翻白眼。

她其实想说政治家。

可谁让这位迷人老祖宗名讳有个“政”字呢?

“九元以为,先要思想一统,而后政治一统。”赵九元最终抛出她的主张。

嬴政仔细咀嚼赵九元这段话,但他不明白,何谓思想?何谓政治?

赵九元娓娓道来:“思想便是人心中所想,譬如大王身为秦王,一心为秦,心有《秦律》,坚守治国,大王心中始终认为自己是秦人。”

“请问大王,李斯是哪国人?”

“楚国人。”

嬴政顿时一震,连他自己都认为李斯不是秦国人,六国之人又当如何?

“这就对了,六国之人心中也有其国,大王灭亡其国,却没有消灭其思想,六国旧民心中不认可大秦,那么大王的秦律即便再严苛,也不可能长久。?Dμ咸?{鱼:看?.书)2= ÷无t?错·′?内\;容~%”赵九元眸光首面秦王政。

“若是天下百姓人人皆自称秦人,再无赵人、楚人、燕人之别,一统之后,便再无赵地、楚地、燕地之分,纵观天下,皆是秦土,天下百姓皆是秦人,这才是真正的大一统。”

就好比,汉以后形成了扭成一股绳的汉民族。

“政,即一国的制度、法令等,治,则是国家治理,政治合在一起,就是通过制度手段管理国家,商君建立的二十级军功授爵制,其提高了秦国百姓耕战积极性,大大提升秦国国力,便是制度手段。”

“若是六国百姓皆为秦人,再搭配上合适的政治体制,便可长久治理。”

先秦时期,政和治两个字都是分开使用的,合在一起可以解释为“以政令治国”,自己把它组装在一起没毛病。刹那间,嬴政恍若接收到了某种更高级的理论,醍醐灌顶。

这一思想冲击,令他久久不能回神。

“得先生一言,当真胜读十年书。”嬴政大为震惊,心底掀起惊涛骇浪。

只觉自己先前固守的东西都太过陈旧了。

“先生可愿跟随寡人入咸阳宫?寡人愿以国士待之,愿先生辅佐寡人。”嬴政起身,激动地对赵九元一礼。

赵九元扶起他道:“大王不必如此,九元下山之行,目的便是大秦,愿大秦万年。”

嬴政喜不自胜,他拉起赵九元的手腕,发现其手腕竟格外纤细柔软。

他这才仔细端详眼前之人的体态,发现其瘦弱不堪,不像个男子。

先生还是太瘦弱了。

在这乡野之中,一些国事不方便攀谈,更多细节还得到咸阳宫再说。

赵九元让阿珍和阿旺收拾了细软,随着嬴政的车马进入咸阳城,一路上,嬴政也没多问询什么。

李斯朝着她挤眉弄眼,十分好奇她和秦王都聊了些什么。

赵九元笑道:“李兄可是眼睛不适?”

李斯没好气道:“苟富贵,勿相忘啊。”

“是极,是极。”赵九元也朝着李斯挤眉弄眼。

驾车的王翦听了首皱眉。

坐在王翦身边的尉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