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其他 > 暗夜千羽:中国古代的异闻奇事 > 第106章完结

这小孩的出生虽然十分怪异,王德祖倒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更没把他当成怪物,当场摔死。/0.0~暁+说`网¢ ?首^发\而是交给他的妻子,让家里的女主人抚育。而且,所有的一切,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都同家里的儿女一视同仁。

这孩子的身体构造,同别的小孩毫无区别。可是,他一直都不会说话。能爬能坐以后,就开始自己玩耍。神情十分专注,谁都惊扰不了。

王德祖有些着急,心想,这孩子别是个哑巴吧,这长大了可怎么办呢?

没想到,孩子长到七岁的时候,有一天,王德祖正在院子里干活,忽然听到耳边有人说:

“是谁把我养大的,养大我的人叫什么名字?”

王德祖回头一看,正是自己家那个从树上摘下来的孩子。

他又喜又惊。喜的是,这孩子终于能开口说话了,惊的则是养活了他这么多年,他还不知道自己是谁。看来,自己的养子以前一直处于混沌状态,而今,才算开了窍。想想也是,树上长出来的孩子,同人十月怀胎孕育的小孩,肯定是有所差别的。\墈?书/屋*晓¢说_蛧~ ^勉.肺?悦^读`

因为这孩子是树木所生,所以,他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林木梵天。后来又改名为梵志。

再后来,这孩子跟王德祖说:“是王家把我养大的,二老待我如同亲生父母一般。以后,我就随父亲的姓吧!”

王德祖听了,心里非常高兴,当然不会表示反对。从此,这孩子就叫做王梵志了。“梵”字里面有两个“林”字,足以表示他的出身了。

这个小孩长大以后,才思敏捷,精于文藻。所作的诗文,甚有条理。他还拿出来给别人品评过!

至于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例证吧。此外,就是给那些追问父母自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小孩,提供了另外一种答案。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当隋文帝时,家有林檎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朽烂,德祖见之,乃剖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德祖收养之。至七岁,能语,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语之,因名曰林木梵天(明抄本因名曰林木梵天句作因曰双木曰梵名曰梵天),后改曰梵志。+齐!盛?晓`税~网! `更^薪~嶵-全¢曰王家育我,可姓王也。梵志乃作诗示人,甚有羲旨。(出《史遗》,明抄本作出《逸史》)

49奇花

有一种花,每六十年才绽放一次。每次开花,只得两朵,一红一白,清丽无匹。

传说中,这种花,可令白发转青丝,苍颜成丽质。

这种花,叫做优昙花。

它生在雪山之巅,那动辄风云变色的暴雪之域。无论谁,想要得到它,都得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寒冷,孤寂,甚至生命。

曾经的她,绝艳的姿容,比优昙花更美。那对人中龙凤,也曾白衣飘飘,骑马并辔,笑傲江湖。

只可惜,自古红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已成雪。

一时软弱,一个误会,一次决绝,一世的追悔。

为了他,她的青丝,变成皓首。当真相大白,他便守候在雪山之顶,等待,优昙花开放。

而当优昙花盛开的时候,他已,不在人世。

“坐等百年待花开!”他为自己曾经的踯躅,抛洒了一生。

也许,只有守候在优昙花旁边,痛苦才能稍减。为了心头的那个结,他囚禁自己百年。

百年已过,风流云散。纵使青丝转白,又能怎样,他已不在。

曾经,雪山两侧的遥遥相对,是否,也是一种陪伴?

而今,满山风雪,遍地哀凉。

《东邪西毒》里张曼玉演的桃花在动荡的光影里说:

我一直以为自己赢了,直到有一天看着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在我最美好的时候,最中意的人也不在我身边 ……

对于一个韶华正盛女子来说,哀莫大于此。

难道卓一航在冰天雪地之间承受风刀霜剑时,练霓裳真的不为所动。我想,也不尽然。那应该是一种甜蜜的痛楚,因为有人,肯为她等待百年。

卓一航和练霓裳的故事已经翻过去了,世人对优昙花的追寻却永无已时。

你知道吗,这种花,是真的存在。

优昙二字,自梵文转译而来。它的全名是优昙钵罗花。意为“祥瑞灵异之花”。

据说,此花长于喜马拉雅山上,开花的时节,比《白发魔女传》说的更长。三千年才得一度,绽放之后,马上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凋零。令人以为,那只是自己心中的一个幻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