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科幻 > 末世种田录 > 第37章 湿度绞刑

山洞内的试验田,在林羽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_卡!卡·小.税,王\ -首`发.翠绿的嫩芽在荧光陶罐灯柔和的光芒下蓬勃生长,高低错落的垄畦如同蜿蜒的绿色长龙,将盐分和毒素远远隔开。林羽每日穿梭其间,悉心照料着每一株作物,感受着生命复苏的喜悦。然而,这种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因为一个新的、无形的威胁正在悄然滋生,并将他的希望再次推向绝望的边缘。

那是几个阴冷的雨夜之后。林羽像往常一样,在深夜巡视试验田,检查幼苗的状况。当他靠近那些最为娇嫩的作物时,一股令人心惊的异味扑鼻而来——那是一种植物腐烂特有的酸臭味,混合着潮湿的霉味。他心里猛地一沉,立刻俯下身子,借助微弱的荧光查看。眼前的一幕让他如坠冰窖:许多幼苗的茎秆底部,原本翠绿的叶片,此刻却变成了半透明的黄褐色,软塌塌地瘫在泥土上,甚至有些已经开始融化成一滩烂泥。霉菌如同黑色的绒毛,嚣张地附着在腐烂的组织上,仿佛在宣告着它们的胜利。

林羽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他知道,这绝对不是之前那种可控的霉菌感染,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腐烂。他检查了土壤,排水系统运作良好,没有积水;他检查了温度,荧光陶罐灯也提供了稳定的热量,没有冻伤。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伸出手,感受着空气——潮湿,极致的潮湿!即便在末世之前,他也从未感受过如此湿润的空气,仿佛能拧出水来。他将手伸到幼苗上方,掌心很快就蒙上了一层水汽。

湿度,是湿度!山洞虽然能遮风避雨,但其封闭的环境,加上洞外连日的阴雨,使得洞内的空气湿度飙升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d~i?n\g~x¨s,w?.·c_o′m`他猜测,夜间的湿度恐怕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90%,这对于娇嫩的幼苗来说,简直是一场“湿度绞刑”。高湿环境不仅抑制了植物的呼吸作用,更成为了各种腐败菌和霉菌滋生的温床。幼苗在这样的环境中,根本无法正常生长,只能走向腐烂的结局。

看着一片片腐烂的幼苗,林羽的心头火起。他不能让这种无形的敌人再次摧毁自己的希望。他必须找到解决湿度过高的办法。他回想起末世前温室大棚的原理,棚内可以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他想到,或许可以在试验田上方搭建一个简易的棚子,将幼苗与外界的潮湿空气隔离开来。

他立刻行动起来。他在废墟中找到了几块较大的塑料布——那是末世前某种设备的防水包装。这些塑料布虽然破旧,但依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他用木棍和藤蔓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骨架,然后将塑料布小心翼翼地铺设在骨架上方,形成了一个密闭的塑料棚。这个棚子覆盖了大部分试验田,将幼苗严严实实地包裹在其中,希望能将它们与潮湿的空气彻底隔离。看着棚内仿佛被“保护”起来的幼苗,林羽长舒了一口气,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然而,仅仅过了一夜,当林羽再次查看塑料棚时,他却发现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更加严重了。棚内的空气依旧潮湿得令人窒息,塑料布的内侧凝结了密密麻麻的水珠,如同下了一场小雨,这些水珠不断滴落在幼苗的叶片上,加剧了腐烂的速度。有些幼苗的腐烂程度甚至超过了棚外,霉菌以更快的速度蔓延。林羽意识到,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密闭的塑料棚并没有排出湿气,反而将幼苗自身蒸腾出的水分以及土壤中蒸发的水分都封闭在棚内,使得棚内的湿度达到了饱和状态,形成了一个小型“桑拿房”,加速了幼苗的“绞刑”。^x¢7.0!0+t¢x?t′.,c-o`m′这根本不是保护,而是致命的囚笼!

林羽感到一阵沮丧。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再次回到“耻辱墙”前,翻阅着那些记录。他想起了在处理洞穴内部通风时,曾尝试过在洞壁上开孔的经验。那个经验虽然未能完全解决通风问题,却给了他新的灵感:如果将密闭的塑料棚打开一个“口子”,让湿气能够排出,同时又能阻挡大部分冷空气,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林羽决定对塑料棚进行改进。他不再追求完全密闭,而是选择了“半开放”的策略。他先是将塑料棚的顶部裁剪出几个大小适中的圆孔,这些孔洞能够让棚内的湿热空气上升并排出。然而,仅仅开孔是不够的,如果孔洞过大,冷空气会直接灌入,再次导致冻伤。于是,他想到了用碎石来吸潮和阻挡冷空气。

林羽再次外出,寻找那些多孔的碎石。他找到一些类似火山石的轻质岩石碎片,这些石头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他将这些碎石均匀地铺设在塑料棚的顶部开口周围,形成一个环形的“吸湿带”。这些碎石不仅能够吸收一部分从孔洞排出的湿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冷空气直接灌入,形成一个缓冲层。此外,他还将一些碎石分散地铺设在棚内的土壤表面,希望能进一步吸收土壤蒸发的水分。

当他完成这一切,夜幕再次降临。林羽怀着忐忑的心情,点燃荧光陶罐灯,再次进入塑料棚。他发现,棚内的空气虽然仍然潮湿,但明显不再像之前那样令人窒息。塑料布内侧的水珠也大大减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