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科幻 > 末世种田录 > 第73章 浮筏抢收

免了腐烂,但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它们的“发芽率”几乎完全丧失了。这意味着,这些土豆片只能作为食物食用,无法再作为种子进行播种。这无疑是林羽在未来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巨大损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将这次“浮筏抢收”的惊险经历,包括“用树干和塑料布绑扎成筏,冒险划入泥潭抢收残存土豆(筏子倾斜险溺水)”,以及“收获:救回1/3土豆,但因浸泡过久需切片风干(损失发芽率)”的代价,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这面墙,已经成为他在这片废土上,每一次直面自然灾害,并为之付出代价的真实写照。

这次在泥潭中的抢收,标志着林羽在“日常耕耘”阶段,开始更加主动地与自然灾害抗争。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承受损失,而是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即使这意味着冒险和付出健康的代价。救回三分之一的土豆,虽然是巨大的胜利,但损失发芽率也提醒他,灾害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然而,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知道,仅仅依靠临时的浮筏和风干处理是远远不够的。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田的防洪问题?比如,在农田周围修建更高的挡水墙,或者将农田转移到地势更高的区域。

此外,林羽也开始关注除了土豆之外的其他作物在灾害后的恢复问题。他知道,每种作物对灾害的抵抗力不同。他需要一套更全面的灾后恢复方案,以确保农业生产的持续性。他甚至想到了,如果能够培养一些耐水淹的变异作物,那将是更长远的解决方案。

林羽深知,末世的日常耕耘并非平静。平静的表象下暗藏着生态失衡、资源短缺与外部威胁的隐患。他不能停下探索的脚步,更不能被眼前的规律化生活所迷惑。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学习,不断适应,不断进化。而那面记录着他所有失败与成功的“败者之碑”,将永远是他最忠实的伙伴,是他在这条孤独求生之路上的指引明灯。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只要他心中有希望,手中握着智慧,他就能在这片废墟之上,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存传奇。

喜欢末世种田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