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科幻 > 末世种田录 > 第104章 生化诱饵

他将这次“生化诱饵”的深层数据分析,包括“毒饵组死亡率75%,但存活鼠产生抗毒性”的惊人发现,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末世中的生态系统是如此的脆弱而又复杂,任何人为的干预,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这次对变异植物毒素的利用,标志着林羽在“日常耕耘”阶段,对生物防治和生态平衡的认知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他虽然追求高效,但却因此污染了水源,并意外地促使鼠群产生了抗毒性。这种对生态系统缺乏整体考量的干预,进一步凸显了第二卷核心逻辑中“平静表象下暗藏生态失衡”的深层含义——人类的每一次“解决”问题,都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生态失衡”。

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知道,鼠群的抗毒性意味着他必须重新思考灭鼠策略。他开始思考,除了毒饵,还有没有其他更安全、更持久的生物防治方法?比如,利用天敌来控制鼠群数量,或者通过改变山洞环境来使其不适宜鼠类生存。

此外,林羽也开始关注除了水源污染之外的其他环境污染问题。他知道,末世的生存环境是脆弱的,他需要一套更全面的环境管理方案。他甚至想到了,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来净化被污染的土壤和水源,那将是更高级别的生态修复能力。他对“生化诱饵”的深入探索,也预示着他将在“日常耕耘”的道路上,不断精进和突破,以应对末世中无尽的挑战。

喜欢末世种田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