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所谓立之斯立,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十九) 陈子禽亦孔子弟子陈亢。此一问答当在孔子卒后。 其时孔门诸弟子前辈如颜洲、子路以及闵子骞、仲弓 诸人皆已先卒。后辈如游、夏、有、曾之徒,名德未 显。子贡适居前后辈之间,其名誉事业早已著闻,而 晚年进德亦必有过人者。故子禽意谓先师虽贤,亦未 必胜子贡也。上引诸章,见子贡在当时昌明师道之功 为伟。惟子贡仕宦日久,讲学日少,故不能如游、夏、 有、曾之见于后人之称述,此亦见孔门诸弟子先后辈 时代之不同。 子游、子夏列四科中之文学,为后辈弟子中之秀
3
出者。 子谓子夏曰 :“ 女为君子儒, 无为小人儒 。” (六) 儒业为孔子前所己有。凡为学于孔子者,初为求 食来,而孔子教之以求道。志于道则为君子儒,志于 食则为小人儒。然又曰 :“三年学,不志于谷,不易 得也 。”孔子弟子皆儒业仕宦,孔子并不之非,惟孔 子又教以求食勿忘道耳。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 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十三) 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孔子未卒前,子夏已为邑 宰。盖孔门后辈弟子已从仕易得,较前辈从学时大不 同,此征孔门讲学声光日著,亦可以见世变。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 :“女得人焉尔乎?”曰: “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 室也 。”(六) 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亦少年出仕。澹台灭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