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主义
在意大利和德国,民族主义演变成为法西斯主义,这是20世纪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天/禧`晓^说!蛧_ ¢已+发^布?最/芯′蟑^劫′法西斯运动的一个象征物,就是穿着统一制服的成员。一战以前,意大利记者墨索里尼还是一个激进的社会主义者,部队服役的经历使他成为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当时,意大利充斥着不满的群众。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者,似乎有开始革命的威胁。在那一混乱的岁月,墨索里尼在自己周围聚集起一批古怪的身着黑衣的人群,梦想着清除民主制度、政党政治,建立起严酷的中央集权和纪律控制。这些法西斯分子——从古罗马有关权威的象征(一束树枝中间包着一把斧头)那里借用来的名词(fasces)——憎恨无序的社会状态,希望用强硬的领导来结束这一切。
1922年,处于混乱包围之中的国王把权力交给了墨索里尼。1924年,他把意大利变成一个一党制国家,自己则成为“元首”(Duce)。法西斯分子把自己人安插进每一关键领域,以实现对经济的监控。当时的意大利似乎给人以深刻印象:犯罪很少、涌现出诸多纪念性建筑、物价稳定,还有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火车正点运行”。然而在表象的背后,法西斯主义的实质是混乱:隐性失业、可怜的经济成就和腐化。~萝′拉¢暁-税′ ?更?欣¢醉+哙^
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崩溃,使某些人认为法西斯主义就是未来的潮流。德国的希特勒抄袭了许多法西斯主义做法,只是让其成员穿上褐色的制服,并且加上了种族主义的内容。对于希特勒来说,德意志民族的任务并不只限于反抗制裁性的、不公正的《凡尔赛条约》,处理魏玛共和国遗留下来的混乱,它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高等民族。希特勒并不是德国种族主义的始作俑者,后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好几代以前,但他超越了前人。德国的种族主义认为,只有一个特殊的白人群体——雅利安人,才是一切文明的卫士。其中的一支——诺曼人(包括德意志人)则更为优秀(实际上,同其他欧洲人一样,德意志人也是多民族的混合体)。希特勒认为,高等的诺曼人有被诸如犹太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甚至罗马天主教会等“邪恶”力量玷污的危险。这种教义是死亡集中营的源头。
1933年,在一片喧闹声中,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像墨索里尼那样在两年时间里获得了完全的独裁权力。或许大部分德国人的确拥护希特勒。纳粹的“合作”经济使失业率下降,许多工人觉得,他们的境遇在国家提供的工作、职业和福利中得到很大改善。¨狐/恋!蚊¢穴¨ ·耕_歆`最~哙~毕竟,纳粹的全称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但是其中的“社会主义”是个幌子。希特勒的真实目的是战争,一场成就英雄的战争。在短短几年内,希特勒统治了欧洲,使东欧的斯拉夫国家成为德国的殖民地——他称之为“生存空间”(Lebensraum)。
在这一过程中,纳粹的死亡集中营杀害了近600万犹太人和相近数目的基督教徒。希特勒疯了吗?很难说。他的许多观念在德国人当中有着广泛的市场,他有上百万狂热的支持者。纳粹证明了民族主义走向狂暴而不仅是疯狂的危害性。
“法西斯主义者”这个名称常常被滥用、误用。一些左派分子把所有他们不喜欢的人都冠以这一头衔。比如西班牙的独裁者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很长时间内都被认为是法西斯主义者。但他实际上是一个“传统的权威主义者”,因为他尽量减少大众对政治的参与,而不是像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那样去广泛动员。巴西总统瓦格斯(Getulio Vargas)于1937年建立了一个貌似法西斯主义的“新国家”,但是他只是借用了正在欧洲时兴的某些法西斯主义陈词滥调。美国的三K党有时也被叫作法西斯主义者,但是它强烈地反对政府的权力,而纳粹和法西斯主义则崇尚这种权力。在今天的欧洲,那些抵制移民的政党倒代表着一种新的法西斯主义的抬头。
当代意识形态
共产主义阵营的危机
20世纪80年代,共产主义世界普遍出现了意识形态危机。中国的极少数人、东欧甚至是苏联都不再相信它。在非共产主义世界,左派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几个西欧的共产主义政党主张“欧洲共产主义”,不过那是一个大打折扣的意识形态,要求抛弃集权统治和企业国有化。被预言要走向崩溃的资本主义,在美国、西欧、东亚却得以复兴。许多社会主义领导人发现,自己国家的经济过于僵化、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