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是抽风!这年头,谁还没点关系?查来查去,还不是自己人查自己人,走个过场。”更有甚者,还琢磨着,正好趁这个机会,敲打敲打院里那几个平日里敢怒不敢言、眼神不对的住户,让他们知道知道谁才是院里的天。有个姓赵的“大爷”甚至对着一个平时总躲着他的小媳妇说:“哎,听说要清风啊,你可得好好表现,别乱说话,不然啊,这风可就吹歪了!”
然而,他们的“好日子”并没能撑过一天。
行动开始的第二天一早,几个便衣就进了某某大院,首接把前一天还在酒馆吹牛的张大爷从被窝里薅了出来,连棉袄都没穿利索。这消息长了翅膀似的,半天不到就传遍了各个大院。紧接着,晚报加印版出来了,头条旁边的小豆腐块,刊登了市局对几起“微小权力”腐败案件的初步调查通报。虽然隐去了具体姓名,只说是“某街道王某某”、“某大院李某”,但那描述之详细,什么“长期侵占公共过道堆放私人物品,并向过往邻居收取‘过路费’”,什么“利用职务之便,克扣孤寡老人救济粮”,对应大院的人们一对号,心里门儿清。这下,那些原先还抱着侥幸心理、互相打气说“没事儿”的“大爷”们,手里的报纸都拿不稳了,只觉得后脖颈子一阵阵发凉,彻底傻眼了。昨天还说“谁还没点关系”的李大爷,此刻脸都白了,他管的那个院儿,有个老太太的救济粮,他确实动过心思。
更让这些“大爷”们坐立不安的是,那些曾被他们呼来喝去、任意欺压的普通群众,以往见了他们都低着头绕道走,现在看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带着点审视,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劲儿。
各个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门口新设的举报箱,很快就有人往里塞东西了。举报热线的电话铃声也此起彼伏。没过多久,举报点门口,竟自发排起了长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揣着一封封用小学生作业本纸写的举报信,字迹歪歪扭扭,却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举报某大爷如何霸占他家窗台下的空地养鸡,臭气熏天。有红着眼圈的中年妇女,声音发颤,却一字一句地控诉着某个“大爷”如何以帮她孩子解决工作为名,常年累月索要“好处费”,钱没少给,事儿却没影。甚至还有几个半大孩子,被大人鼓励着,也壮着胆子跑来,揭发某某“大爷”把院里给大家乘凉的大槐树底下最好的位置圈起来自己摆茶摊,还把孩子们踢跑的皮球偷偷藏起来不给。一个小男孩涨红了脸:“他还拿我们弹弓打鸟呢!”旁边的大人听了,哭笑不得,却也把这条记下了——这也是仗势欺人不是?
短短三天,这场席卷全城的风暴,便取得了肉眼可见的成果。举报电话被打爆,接线员嗓子都哑了;举报箱每天都要清空好几次,信件堆得像小山。随着一个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大院”被挂牌整治,一个个平日里耀武扬威、谁都不放在眼里的“害群之马”被联合调查组的人客客气气地“情”上了吉普车,首都的社会治安状况和一度紧张的邻里关系,都奇迹般地开始好转。那些曾经因为一点小事就能吵翻天、甚至动手的大院,如今安静了不少,见面也能点个头了。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的笑声也多了起来,不用再担心被哪个“大爷”无端呵斥。
而在这场行动中,最令百姓拍手称快、私下里议论起来眉飞色舞的,无疑便是对那些平日里手握芝麻大的权力,却把鸡毛当令箭,作威作福、欺压良善的管事大爷们的雷霆清算。看着往日不可一世、走道都恨不得横着走的“大爷”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灰头土脸地被带走,有的甚至还想挣扎一下,被办案人员轻轻一按肩膀就老实了。一些曾受过气的居民,实在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偷偷买了挂小鞭炮,趁着夜深人静在自家窗台下“噼啪”放两声,声音不大,但那份喜悦却迅速在邻里间传递开来。第二天见面,大家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都带着笑。整个城市都弥漫着一种久违的、舒畅的气氛,连空气都好像真的清新了不少。有人开玩笑说:“这‘清风’啊,还真把乌烟瘴气给吹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