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都市 > 重生之千年因缘 > 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二天一早,早朝上,宁博南首先对赈灾之事做出了提议。

第一,派穆飏去平乱匪,穆飏久居军中,又不是坚守京都的重兵,即使被调出京都也没有后顾之忧,让他带兵去平匪乱最为合适。

当然也有人说派穆飏所掌管的暮家军去平乱匪有些大材小用,但宁博南也给出了解释。

暮家军自暮老将军去世后,一直没有被用过,如今天下太平,更是没有用武之地,将士的兵器都要长锈了,正好可以借此次机会让暮家军的将领施展拳脚,以达到他们的作用的。

第二,再次重用穆辰,由穆辰再次押送粮草前往灾区,穆乾为戴罪之身,跟随穆辰前去灾区,以功代罪。

既然是穆源提出要先以百姓为主,宁采诗就给他这个机会,但绝不是让他亲自去,这个功劳可不能算在他这位太子身上。平乱匪一事压住了穆烨这边,那么他就要找一个人再压制穆源,穆辰是最好的选择,到时候,无论是哪方,都再也没办法在赈灾一事上动手。

穆萧峰在朝堂上听到宁博南的两点提议,回想起之前宁采诗说得那句话,衡量了一下所有提议的利弊,也渐渐从中理出宁采诗的思路,以最重要的人压制住主心骨,让主心骨不敢再有动歪心思的机会,赈灾之事无论是谁那里出了问题,穆乾,穆飏和穆辰三个人都逃不了干系,宁采诗这招治标治本,够绝,够狠!

也不得不说,宁采诗这个人记仇的很,他们让穆乾受了罪,她就让他们也尝一尝随时可能会被冤枉的滋味,这丫头,都把他的儿子当成什么了,但又不得不说,这是可以让这次赈灾再没有任何差错的最好的办法,百姓可以因为皇室的争夺少受些苦。

下了早朝,穆梓还没出宫就收了宸妃派人给他递的信,准确来说,是宁采诗给他留的信。

今日早朝他就在怀疑宁丞相所有言论会不会是宁采诗授意,这刚从金銮殿出来就收到了宁采诗的信,让他不由得感觉到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打开信一看,果不其然!

六哥,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京都,不要担心我,我只是去找穆乾。

琼州之事事有蹊跷,穆源和穆烨两方都查不到最直接的证据,对于他们只能是抱有怀疑。

我此次离京,不仅是为了穆乾,也是为了解我自己的迷,前些日子我去了青洪帮,看了一些关于凌霄国和巫族的史记,关于我自己,我还有一些疑问要去解答,我也知道你跟穆乾也早有所怀疑,但也许只有我自己才能解开这个迷题。

京都的一切就靠你了,在赈灾的事上有我父亲和舅舅全权处理,你只需要盯住穆源和穆烨就好,没有意外,不需要你操心,我还是那句话,你与穆乾息息相关,你的一言一行都很重要,不要让别人抓住任何把柄。

见字珍重,宁采诗亲笔。

穆梓看完信,心中万般滋味,仅仅一日,她便将所有事都安排好了,而且安排得滴水不漏,但宁采诗此行他并不觉得容易,她身上的迷,真能解开吗?

他如今能做的,也只有安心等着他们回京了……

朝堂上的决定十分突然,下了朝之后穆飏便去了军营,将一切事宜吩咐下去,又回府吩咐管家一些事宜,准备行装。

第二天一早,穆萧峰带领众臣在皇宫门口相送,尽管这些儿子们之间的斗争汹涌澎湃,但无论如何都是他的亲生骨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又都是他觉得很出色的几个儿子之一,说不在意,那是假的。

穆萧峰帮穆飏理了理军装,语重心长地言道:“此行不易,一切小心,以自己为主,活着回来见朕,朕在京都等你。”

突来的关心,让穆飏一时间晃了神,犹想起曾经他上战场时父皇也对他说过的同样的话,眼眶不由湿润,但作为铮铮血汗男儿,他不能掉泪,只能抱拳回道:“儿臣定不辱使命,父皇珍重!”

言毕,穆飏毅然转身,翻身上马,随着一声掷地有力的“出发!”

全军出发!

穆烨望着离行的队伍,满眼担忧,此次他们兄弟二人还没有时间道别,更没有时间讨论此次事情的突然,只能暗暗祈祷,一切顺利。

穆飏走后,穆萧峰回宫,众臣也自觉散去,穆源和穆辰两兄弟相视一眼,心有灵犀般走到一起。

“有什么想法没?”穆源问道。

穆辰垂着眼皮,看不出情绪,回道:“本以为我会被罢黜很长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被重用了,但父皇并没有给我任何职位,我总觉得此次赈灾并不是什么好差事。”

何止是穆辰觉得此事蹊跷,他又何尝不是,前日早朝还没定论的事,竟是隔了一日便有了结果。

他派人跟踪穆梓,穆梓除了去过一趟冀王府,便再没有任何动静,只是宁采诗又进了一趟宫,但也只是去了宸妃那里,并没有见过父皇,而且当天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说父皇并没有去宸妃宫中,他们也没跟踪到宁采诗派人通知宁博南,更没有发现宁博南进过宫,但也就仅仅一天时间,一切都变了,就像有人在背后操纵一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