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权衡权之传 > 正文 第五十七章 计夺红泥1

泉阳城内,大火整烧一日。

黄昏时分,军士前往城中巡视,尺椽片瓦,断壁残垣,所到之处,唯焦土一片。

城东觅得些许骸骨,因支离繁碎难辨敌我,只得合并一处就地掩埋。昔日北郡重镇,而今荡为寒烟,阴风簌簌,却似一座荒冢。

刑天于城外二十里处驻扎,是夜,斥候来报:雷烈引兵五千驻扎彤棉。

众人闻讯,不解其意。

上将骨淳道:“彤棉乃荒芜之地,敌军屯兵于此,意欲何为?”

大将洛坤道:“兵马大半葬身火海,雷烈道尽途穷仓皇逃窜,想必急不择路。”

立步封道:“非也,昨夜我军到此,已不见雷烈踪迹。如是说来,敌军退兵在前,泉阳火起在后,此举早有预谋。”

洛坤道:“泉阳火计乃我军机要,除却我族死士,城中守军概不知情,雷烈从何而知?”

上将煌欲期在旁道:“雷烈持兵三万,而今只余五千,当有两万余众葬身火海,上将陆震亦殒命泉阳,若其预先察觉,怎会叫士卒白白送死?”

立步封道:“华夏之人,阴毒叵测,同族相残之例屡见不鲜。况斥候只探得五千兵马驻扎彤棉,其余人马去向犹未可知。”

众人争执间,仓颉遣使来报,言:“今日清晨已收复红脊岭,薛运兵退,去向不明。”

立步封道:“怪哉,薛运怎会凭空而去?”

洛坤道:“何足怪哉,雷烈既走,薛运独木难支,若不早寻退路,却要束手待毙?”

立步封道:“薛运拥军数万,怎会一去无踪?此当谨慎处之。”

洛坤道:“日夜谨慎,误去多少战机?我自引兵马往彤棉追剿雷烈,尔等在此戒备便是。”

争执间,刑天面沉似水一语不发,众人见状相继收声。待静默片刻,刑天道:“唤巧工来见。”

巧工即来,刑天问其泉阳一战详情,巧工以实相告。

刑天道:“如你所说,雷烈只遣三千兵马攻打泉阳,其余人马却往何处?”

巧工答曰:“此事委实不知。”

洛坤道:“华夏之辈不足为信,分明以缓兵之计诓骗我等。”

巧工道:“属下绝无半句隐瞒。”

洛坤仍欲诘难,为刑天所止。

沉思片刻,刑天忽问曰:“今有多少兵马驻于清水城外?”

骨淳道:“不足五万。”

刑天道:“彤棉距清水多少路程?”

立步封答曰:“不足四十里。”

洛坤道:“莫非敌军意在清水?”

刑天无语,众人亦不敢妄断。

少顷,夸父遣使来报:“徐冲于城下集结兵马,有意出战。”

刑天闻讯,命洛坤即刻启程,引军两万,赶赴彤棉阻截雷烈,其余人马直奔清水增援夸父。

立步封谏曰:“雷烈营中多为骑军,至清水不过半日行程,薛运犹在暗处,兵力多寡亦无所知,大军辎重甚多,道路多有曲折,眼下出兵,恐远水难解近渴。不若遣人于小路连夜送书于清水,令夸父少退以避锋芒,待敌情明晰另做谋划。”

刑天道:“清水乃北郡腹心,我军于此鏖战月余,夺占七处要道,怎可轻言舍却?”

立步封道:“当下敌情不明,城中敌军甚众,若遭突袭,恐我军无从防备。”

刑天怒曰:“汝乃上将,几番畏敌怯战,犹不知耻?”

立步封汗流至踵,无言以对。

少顷,大军整装待发,刑天语之道:“你且回红泥关,留一千军士驻守,余下兵马尽交洛坤。”

立步封领命,不敢多言。

大军启程,一夜跋涉,将至黎明,军士来报,徐冲昨夜自西门出兵突袭,为夸父所退。

少顷,又有军士来报,李劲自城东出兵,焚毁数千粮草。

少顷,斥候来报,雷烈昨夜拔营,往清水进兵。

骨淳道:“此乃合谋。”

煌欲期道:“水城风雨不透,敌军却如何通讯?”

刑天命舍却辎重全速行军。

正午时分,斥候来报,雷烈兵马逼近清水城东。

刑天命骨淳率三千骑军先行,径往城东堵截敌军。将至黄昏,刑天抵达清水,却不见骨淳,亦不见雷烈。

待问及夸父,只说雷烈率军稍作疲扰,已然退去,迄今未见骨淳人马。

刑天闻讯,连遣十余路斥候四面打探。

是夜,天降大雾,骨淳率残部回营,禀刑天曰:“半途偶遇敌军,因建功心切贸然追赶,不想中伏,兵马几近全殁。”

刑天大怒,几欲斩之。

仓颉忽至,苦劝得止。

待刑天稍有平息,仓颉道:“夜雾甚浓,乃敌突袭之良机,当小心戒备。”

刑天道:“清水不见敌军,泉阳已成焦土,红泥、玉蜀坚固如是,却往何处突袭?”

仓颉问及立步封,得知仅千余兵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