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我的爷爷叫龙麒 > 正文 第154回

,人家问起,自然就得有个山门、法号,还有自己的身份,故此,他自报山门是觉山寺,法号慧心,身份是讲学游方僧。

据说,所谓的游方僧,泛指四方云游的和尚,也许属于某一寺庙,也许不是。

李铭信在“游方僧”前面故意加“讲学”,是在表明自己并非一般的游方僧,而是传经说法来了。用佛教语言讲,就是普度众生,即指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教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如此云云。

一位已经是71岁的老者,竟给孙子辈的、刚刚20岁的小和尚跪地磕头,看起来,似乎是太不可思议了,可再一琢磨,也是在情理之中。

其一,人曰,信仰带有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

李秀发毕竟是眼下哈尔滨普济佛教会郊区分会元老级的人物,又是坐第二把交椅的副会长,自然是虔诚的佛门中人,对所谓的佛教轮回转世来生之说深信不疑。

其二,人曰,河里的泥鳅种、山上的狐猩王——老奸巨滑。

李秀发此举,不排除他是个老奸巨滑的人,在他潜意识中,也有想借“空降”的所谓的杨会长轮回转世来生的李铭信,收垅离去的众信徒人心,拯救日渐衰落的哈尔滨普济佛教会郊区分会,重振昔日之盛况,毕竟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何况,此和尚还是个有“真才实学”、可担当大任的和尚。

其三,人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如果哈尔滨普济佛教会郊区分会垮了,依附其身获得荣华富贵、名利双收的副会长李秀发也就什么也没有了,李铭信的出现,说的难听一点,就是李万发的救命稻草,他岂能放过?

于是乎,就有了爷爷辈的他,给孙子辈的李铭信跪地三拜;

于是乎,就有了他打着李铭信是所谓的已故杨会长轮回转世来生的旗号,四处奔走,招回众信徒;

于是乎,就有了他之后的甘当李铭信的奴才,为其反革命活动鞍前马后、奔波忙碌,尽效犬马之劳。

果然,如李秀发所期待的那样,受所谓的轮回转世来生之说影响极深的信徒,认为李铭信就是“活佛”、“真人”降世,从此有了依托,也有的人出于好奇,想看看“活佛”、“真人”是什么样的,于是,离去的信徒,纷纷回来了,又有众多新的信徒参加进来,到8月间,本来仅剩可怜巴巴的不到百人的哈尔滨普济佛教会郊区分会,竟达到3000余人,可把李秀发乐的屁颠颠的,也忙的屁颠颠的。

李铭信顺利的完成了这场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一拙假“活佛”闹剧的开场戏,坐上哈尔滨普济佛教会郊区分会继任会长宝座后,大幕拉开,第一幕:讲经说法,坐稳宝座。

李铭信心里明镜似的,坐上继任会长宝座,并不等于坐稳了宝座,而要坐稳,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的他,必须稳打稳扎,筑牢根基,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行动。故此,得拿出自己的“真才实学”,向众信徒证明自己的这个“活佛”、“真人”并非空有虚名,他开始了坐坛讲经说法。

李铭信讲佛经,从不拿本本,张口就是一套一套的,而且,深入浅出、脍声脍色,场场不重样,一讲就是两、三个钟头,用的还是众信徒听得懂的大众的语言,令众信徒百听不厌、心服口服。听讲信徒最多时,曾经冷冷清清的礼堂,再现已故杨会长在世时的盛况,乃至有过而不及之。礼堂内外挤满了人,密密麻麻的,足有三、四百人,为此,还破天荒的配上了扩音器。

将近三个月的坐坛讲经说法,讲了足足50余场,李铭信也博得了诸如“通今博古”、“真才实学”、“少年俊才”,甚至还有“水平远高于杨会长”之类的评价。

李铭信终于小有名气了,乃至惊动了哈尔滨中央普济佛教会的代理会长刘会长,还有推祟佛教的孔参议员等哈尔滨佛教界、政界上层人物,并有所接触,李铭信借此提出成立“大同普济佛教会”。

李铭信的如意算盘是,想借“大同普济佛教会”拉拢有影响力的哈尔滨上层人物,使其成为自己挤身哈尔滨佛教界上层人物小圈子,往自己脸上贴金、捞取政治资本的敲门砖、垫脚石。

这是这场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一拙假“活佛”闹剧的第二幕:挤身上层,网络骨干。

也许是这个时候,正赶上苏联人撤出哈尔滨,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进入哈尔滨后的时局动荡、形势不明的敏感时期;或者说在刘会长、孔参议员眼里,觉得李铭信太嫩了点,还是个嘴巴没毛,不靠谱的大男孩;或者说听到了吹捧李铭信是什么“活佛”、“真人”,甚至是什么“皇帝”,特别反感,觉得李铭信这个人是在故弄玄虚,搞歪门邪道,是在沾污圣洁的佛教,乃至怀疑他并非“正宗”佛门中人,最终,“大同普济佛教会”事不了了之,刘会长、孔参议员这样的哈尔滨上层人物也离他而去。

李铭信妄图挤身上层尽管失败了,网络骨干却颇有收获。

李兰寺本是伪满时期一家日本保险公司的经理,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