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都市 > 欠费侦探 > 第十八章 法律只相信证据

朱队作为海城刑侦总队一支队支队长,挂衔一级警督,正处级,这个身份本身就代表着国内最高的刑侦水准。

按照国内警衔五等十三级的设置,最高一等的总警监和副总警监,只授予公安部长及各省公安厅厅长。第二等的警监,行政级别对应正、副厅级,以及部分正处级干部,一般都是授予厅局级的正副局长和处局级的正局长。

简单地说,在一般的地级设区市,警监警衔都是给公安局长来挂的。而在非设区市,公安局长为副处级干部,最高只能挂一级警督衔。只有到了直辖市一级,市局副局长、分局长和刑侦总队长才能挂上警监警衔。

一级警督想要晋升三级警监,将不再实施按期晋升的标准,而是采用选升制。也就是只有上面出现相应的职位空缺,才会从下级的一级警督当中选升一人进行递补该职务,并获得相应的警衔晋升。换句话说,只有升任设区市公安局局长、直辖市市局副局长、分局长和总队长,才会被授予警监警衔。

不管是总警监还是之下的各级警监,其实从事的都是行政工作。真正活跃在刑侦工作第一线的,警督们才是中流砥柱。因此一级警督这个警衔,在刑侦系统里头,代表的要么是最高水平,要么是最老的资历。

鹭城刑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王建国就是一级警督,但是论能力,客观地说,没有系统学过刑侦专业知识的他肯定不是最高。所以他毫无疑问的是能力与资历综合之后,才挂上了一级警督这个警衔,与支队长平级。

至于和他在职务上平级的一大队长方岚欣,则因为太过于年轻,才在今年刚刚根据晋职晋升条例挂了三级警督衔。这无疑也代表着她的能力达到了警督这一层次。

与这两位相比,年纪还不到五十的朱队就已经是一级警督,毫无疑问是因为他的能力突出,在命案调查这一块,是海城刑侦当之无愧的一哥。

既然如此,顾谦非能够怀疑给死者打电话的人,朱队自然不会漏掉这个嫌疑人。哪怕他没有从视频中发现水位升高这一疑点,也早就针对死者闺蜜展开过调查。

只可惜调查的结论是嫌疑人拥有非常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但是顾谦非并不接受这种说法,“既然您也说她是嫌疑人,那她应该有杀人动机吧?为什么不重点查一查?”

朱队对顾谦非的敏锐相当满意。在他的调查中,死者闺蜜私下对死者非常嫉妒,确实具备杀人动机。但动机归动机,证据归证据,法律不会因为你恨不得某个人赶紧去死就叛你死刑。

对于自己爱徒依然有些理想化的思想,朱队觉得自己需要纠正一下,“不在场证据对于嫌疑人而言,就是一把尚方宝剑!有了这把尚方宝剑,我们就不能再以调查案件为由干扰嫌疑人的正常生活。这是法律对公民的保护,哪怕她和死者有什么不共戴天的仇恨,我们也无法去追究。”

无论是《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还是《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八十七条,都反复强调:“必须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在嫌疑人拥有不在场证明的情况下,警方其实是非常被动的。如果继续与该嫌疑人纠缠不清的话,很有可能收到滥用职权的投诉。哪怕取得了一些证据,也很有可能被依法排除。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我们只是没有证据而已,不代表她就真的无辜!”顾谦非不甘心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嫌疑人却不能深入调查。

对于爱徒心中的不甘,朱队只送了他七个字,“法律只相信证据!”

继昨晚的分歧之后,早上的通话再一次陷入僵局。

两人拿着电话沉默了片刻之后,或许是担心自己的语气会给爱徒带来心理阴影,朱队口气稍微放软,“不管怎么说,你能够发现杯子里的水位升高,这都是一个重大线索。相信我们只要继续努力,迟早会有更多的发现!”

顾谦非也知道老领导对自己的爱护,自然不会因为对方说了两句重话就心怀不满。他也暂时放下内心的坚持,转而寻求其他破局之道。“朱队,能不能把现场的照片发过来给我看看?越完整越好。”

“你来海城啊,我带你去看现场。差旅费我可以给你报销,如果你不愿意复职,我也给你个顾问身份,破案奖金少不了你的。”显然朱队对于顾谦非的近况并非一无所知,并且不死心地继续变着法子引诱他回海城。

对此顾谦非也是哭笑不得,却也不能说对方有什么不是,“朱队,不开玩笑,我是认真的。我觉得凶手的秘密一定就藏在凶案现场里面。”

“好吧,你是密室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