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事情。”
黄道周回忆在江宁县的往事之中,苏天成却没有想到江宁县的事情,他关注的是黄道周到登州来的目的,既然是朝廷委派来视察的,那肯定是有目的的,不会就是看看这么简单的。闲聊了一会江宁县的事情,黄道周很快转移了话题,提到了这次辽东的事情。”苏天成的脸上带着微笑,黄道周到登州来,做工作的目的,他已经猜到了,而且从黄道周以及刘宗周的性格出发,恐怕这次到登州来,是黄道周主动申请的。“苏大人目前在登州忙碌,皇上想到,恐怕辽东的事情,苏大人一时间无法顾及,派出了陈新甲大人到辽东,不过圣旨也是很明确的,陈新甲大人也是协助苏大人,管辖辽东的。”黄道周如此的说,令苏天成有些好笑,这种官场上面的话语,完全没有必要说的,毕竟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一样了,这些套话没有必要说的。“黄大人,朝廷让陈大人到辽东去,我是完全赞同的,如今我的主要精力,也在登州了,无暇顾及辽东的事宜,陈大人到辽东,我正好可以忙于登州这一团的事情,求之不得啊。再说了,黄大人专门来说这件事情,我就算是有意见,内心有什么想法,也是烟消云散了。”黄道周有些愕然,满怀一腔热血,到登州学问不一般,但想法还是比较简单,根本就想不到苏天成的话里有话,还以为苏天成完全赞同朝廷的决定。见到苏天成的态度如此的爽快,而且很是重视自己的到来,黄道周很快想到了下一个话题了,也就是关于辽东的局势。“苏大人,辽东的情况,我不是很熟悉,不过有一些感受,到登州话。“辽东的局势稳固,我大明军队已经占据了优势,如此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发起进攻,试探一下后金鞑子的反应。。。”黄道周还在说的过程中,苏天成的内心已经出现巨大的波澜了,这种想法,他隐隐察觉过,可他想不到的是,刘宗周和黄道周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自己经常给两人写信,告知辽东的局势,说明必须要稳定辽东局势的原因,想不到时间过去不长,两人也有了这样的想法,居然想着要进攻后金鞑子了。从黄道周说出来这样的话,苏天成感觉到了,陈新甲到辽东去,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了,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权势太大,恐怕也是因为自己对辽东稳定的决心,是不能够动摇的,陈新甲到辽东去,肩负的责任,可能还要采取进攻的举措。若是出现这样的情况,辽东的局势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皇太极的骁勇睿智,苏天成有着切身的体会,他不敢相信,陈新甲有能力打败皇太极,能够不被打的大败,就算是不错了。这肯定是皇上的想法,苏天成感觉到有些悲哀,孙承宗故去的时间不长,皇上的想法,这么快就出现改变了,一劳永逸谁都想的,但绝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要做到一劳永逸,没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那是不可能的。(未完待续。。)四月上旬,黄道周来到了登州。黄道周的请求,很快得到了皇上的同意,陈新甲已经赶赴辽东上任去了,目前的局势究竟怎么样,朱由检还是有些担心的,这一次任命陈新甲出任辽东巡抚,有着削弱苏天成权力的想法,但更加重要的,还是朱由检自身有着其他的想法,皇太极和范文程分析了陈新甲有着好大喜功的特点,但他们忘记了朱由检。登基的时候,朱由检雄心万丈,一心想着挽救大明朝于水火之中,做一个千古明君,受到后代的敬仰,不过这种想法,遭遇到现实的无情打击,就在朱由检都有些绝望的时候,苏天成出现了,在朱由检的内心里面,他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的机会。流寇被剿灭之后,朱由检就想着一鼓作气,灭掉后金的,可惜机会的确不成熟,流寇多年的造反,大明已经是千疮百孔,羸弱不堪,根本就无力承担巨大的开销了,加上孙承宗出任内阁首辅,时常分析局势,指出如今应该要休养生息,增强国力,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全面讨伐后金,还需要等待时日和机会。多尔衮在登州、莱州和青州的肆掠,没有引发朱由检的警觉,苏天成到登州去组建水师之后,朱由检认为,条件基本具备了,辽东的局势,明军占据上风,控制了大凌河城,将后金鞑子逼迫到了黑山以及广宁一带,大同和榆林一带,有边军和榆林营守卫,宁夏一带有江宁营,而且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彻底臣服大明,成为了大明边关的牢固屏障。如此的情况下。大明进攻后金的时机,慢慢开始成熟了。陈新甲到辽东去,就是肩负如此重任的,当然了,进攻是慢慢来的,不可能首先就开展全面的进攻。要抓住时机,做好试探,看看情况如何,然后决定,是不是真正放手攻击。朱由检不仅仅是要剿灭后金,还要令蒙古所有部落臣服,这样的情况下,他将成为大明朝最为伟大的皇帝,大明朝的疆土。也将得到极大的拓展。这个想法,朱由检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杨嗣昌都不知道,陈新甲到了辽东之后,必须在短时间之内掌握辽东的情况,用密折专奏的形式,禀报辽东的情况,做出来准确的分析。如此情况下,才能够展开进攻的。这样的情况下。黄道周请求到登州去,是为了什么事情,朱由检当